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8篇
  39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基于贡嘎山垂直植被带谱3种典型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热通量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土壤热通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阔叶林土壤热通量在3—8月、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在4—8月以向下传输为主,其他月份为向上传输为主;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年总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88、-13.78和-9.61 MJ·m-2,占年净辐射的百分比分别为0.07%、0.47%、0.35%,说明年尺度土壤热通量并未达到平衡.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存在迟滞效应,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反馈要迟滞3 h,针叶林为6 h.3种森林类型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减小.净辐射、2 m气温、5 cm土壤温度、10 cm土壤温度和叶面积指数共同影响着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净辐射相对贡献率最高(34.54%,30.12%);在针叶林中,叶面积指数贡献率最高(27.47%).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热通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海拔梯度规律,但阔叶林土壤热通量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差异显著.土壤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是受到植被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2.
1垦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现状1.1农业机械及驾驶人随着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保有量稳步增长,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机驾驶人队伍不断扩大,高科技的现代农机装备逐渐推广应用。截至2012年底,垦区共有农机从业人员6013名,其中管  相似文献   
93.
为了深入了解 Larrea tridentata 的发芽特性,全面掌握 Larrea 的抗旱生理 特性,采用PEG溶 液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 L.tridentata种子萌芽对水分胁迫反应过程。结果 表明,Larrea 种子发芽过程的水势范围为 0~-0.44MPa;随着水分胁迫加剧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速度呈显 著下降趋势 ;当水势为 -0.64 MPa时 ,种子便不能发芽。说明水分胁迫对 L. trident ata种子发芽的 影响较大,但其发芽过程可在一定水分胁迫的干旱生境下完成。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不同的外源菌剂处理过的猪粪堆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首先从北京周边地区的养殖场猪粪、垃圾场中筛选出了9株高效降解有机物的嗜热菌,将其扩大培养,分别接种到猪粪中,堆肥发酵。经发酵完全后。作基肥对一串红进行种植试验,观察其对一串红生长的影响。从株高、叶量、冠幅、根长、叶绿素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观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了一串红生长的形态和生理两个主要指标,继而通过此指标来检测了这9种猪粪堆肥对一串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外源菌种处理的猪粪堆肥对在形态方面对一串红生长有较好的影响。其中GX-3菌种在堆肥过程中有利于腐殖酸的形成,从而促进了一串红的形态生长。  相似文献   
95.
以北京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8~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与2008年大致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6.
北京市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北京市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海拔高度对土壤全硒含量的影响,采集挂甲峪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122个,采用GIS方法对土壤全硒含量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 06~0.76 mg/kg,平均值为0. 30 mg/kg。86.88%的土壤全硒含量处于足硒及以上水平( 0.175 mg/kg),其中有20.49%的土壤属于富硒含量(0.40~0.30 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以草地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最高(0.40 mg/kg),其次是林地(0.37 mg/kg),最低为园地(0.25 mg/kg)。表层土壤全硒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硒元素的块金值为0.0014,块金系数为88.10%,空间相关性弱。挂甲峪地区整体上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存在富硒土壤。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解决滨海地区土壤盐分高和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研究发酵园林废弃物与膨润土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滨海地区田间试验,采用单独施用68 kg/m~3发酵园林废弃物(T_1)、单独施用15 kg/m~3膨润土(T_2)和二者混合施用(T_3)的方法,分析不同处理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有机无机改良剂混施(T_3)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分别为对照的10.1,9.0和4.5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8%和78.1%。此外,混施也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盐分降低了62.7%,养分各项指标增幅为57.2%~101.4%。同有机改良剂处理相比,无机改良剂对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较小。速效钾与速效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的主要因子,而含盐量、容重则与土壤酶和微生物量呈负相关,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发酵园林废弃物的加入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增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佳施用处理组为原土混合掺拌68 kg/m~3发酵园林废弃物和15 kg/m~3膨润土。  相似文献   
98.
从树种选择、季节选择、平整土地、培养壮苗、安全运输、截干、栽植、管护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沸石及钙镁基膨润土对北方石灰性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以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量下(沸石:0.5%,1.0%,2.0%;钙镁基膨润土:0.2%,0.3%,0.4%,0.5%,0.6%,0.8%)2种改良剂对北方石灰性镉污染土壤的pH值、有效镉含量,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剂量沸石会提升土壤pH值,随着沸石施用剂量的增加,土壤有效镉含量、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小白菜发芽率逐步上升,但各沸石处理对试验中测定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施用钙镁基膨润土会显著提高土壤pH值(0.70~1.07)、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63.83%~93.62%),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5.56%~29.22%)和叶绿素含量(5.42%~11.72%),施用较高剂量(≥0.4%)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但小白菜发芽率会显著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研究表明,较沸石而言,钙镁基膨润土更适合北方石灰性土壤中镉的钝化;通过施用钙镁基膨润土可以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及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  相似文献   
100.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是矿山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基础。针对北京市檀木港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和分析表明:修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应同未被干扰区域、被破坏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程恢复有效改善了恢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单因子假设检验显示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性状是该矿区下一步恢复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