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解磷活性菌株,编号WW01。通过连续发酵培养,考察了WW01菌株的解磷活性,结果显示WW01菌株发酵48 h时,发酵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达到最大值1.33 mg/L。结合形态特征、生化测定和16S r DNA分析结果,WW01菌株鉴定为鞘鞍醇杆菌属,暂命名为Novosphingobium sp.WW01。发酵条件测定表明,菌株WW01对6种碳源的同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葡萄糖>直链淀粉>蔗糖>乳酸>支链淀粉>海藻糖;对6种氮源的同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硝酸钠>尿素>酰胺>氯化铵>硝酸钾>硫酸铵;生长的适宜温度是30~40℃,适宜的pH是6~8。菌株WW01可作为烟草有机肥备用资源。 相似文献
2.
粘虫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50=21.80)、毒死蜱(RR50=17.68)和灭多威(RR50=10.85)均具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RR50=6.00)和氟氯氰菊酯(RR50=5.65)之间交互抗性水平较低。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在粘虫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生物测定中对甲维盐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粘虫抗甲维盐种群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及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23、3.65、3.63、1.64和2.66倍。研究表明,体内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可能是粘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从连作障碍较严重的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HHHB1~HHHB49,并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HHHB7和HHHB19,二者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23 mm。二者初步定性为具有生防活性。多相鉴定结果表明,活性最强的菌株HHHB19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暂定名Pseudomonas sp. HHHB19。盆栽试验证实,HHHB19菌株悬液叶面喷雾混合处理对烟草赤星病不同发病阶段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喷施14 d后防治效果达61.83%。菌株HHHB19可作为良好的生防菌备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干湿交替灌溉与施氮耦合对水稻根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际土壤环境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的影响,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轻度(-20 k Pa)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 Pa)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中氮(normal nitrogen,MN,240 kg/hm~2)和高氮(high nitrogen,HN,360 kg/hm~2)3种氮肥水平9个处理。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及中氮增加了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显著提高(P0.05);重度干湿交替灌溉及重施氮肥则降低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数量,显著(P0.05)减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总量;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与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有机酸总量的供氮效应为正效应,轻度干湿交替灌溉供水效应及耦合效应均为正效应,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的控水及耦合效应则为负效应。研究可为通过水氮耦合调控水稻良好的根际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78.22%;DE4–5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依据DE4–5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合16S rDNA保守序列及辅助gyr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DE4–5为亚麻假单胞菌,定名为Pseudomonas lini DE4–5;生物活性测定显示,菌株DE4–5具有解磷和解钾能力,产IAA、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24.79%和39.24%,病情指数分别为26.31%和29.37%,防效分别达到69.14%和63.9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甜菜夜蛾和烟青虫卵的形态学特征,为卵的发育及种群鉴定积累资料。[方法]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昆虫卵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甜菜夜蛾和烟青虫的卵均为球状,前者卵壳表面具网状纹饰,且分布有较多的呼吸空,卵孔外围的梅花状刻纹卵石状;后者卵壳表面隆起贯穿两极,隆起间具梯形纹饰,亚极区的隆起上分布有乳突,未见呼吸孔的分布。[结论]甜菜夜蛾和烟青虫卵的超微结构特征存在种间特异性,超微特征丰富了两种昆虫的个体发育资料,也为两种昆虫的卵及其外类群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显微镜对牡丹一年生枝条的次生木质部离析材料进行了观察,旨在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导管形态特征,为其生理生态及系统发育的合理解释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牡丹次生木质部具有螺纹、梯纹和孔纹三种类型的导管,穿孔板具有孔状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两种类型,导管端壁的穿孔及尾尖形态多样,孔膜退化比较彻底。不存在明显的导管二态现象,平均长度为1 100 m,平均宽度为200 m。牡丹导管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揭示了其较为复杂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和相对较低的演化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取和验证类甜蛋白功能基因,并了解其基本的理化性质和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在前期的海岛棉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得到一个类甜蛋白功能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命名为GhTLP1,通过全长特异引物,对GhTLP1进行了T-A克隆,测序结果符合已知序列。对GhTLP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GhTLP1基因ORF序列全长为912 bp,共编码30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2.18 kD,等电点为4.36,第1~22位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预测属于亲水性蛋白;GhTLP1基因与其它植物的TLP基因的相似度达到50.15,具有完整的1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点;GhTLP1基因与同源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hTLP1基因与Gossypium hirsutum (XM016846902.1)和Gossypium arboreum (XM017769653.1)的TLP基因聚在同一分支上。本研究结果支持GhTLP1归为类甜蛋白基因的定性和功能判断。RT-PCR试验表明,GhTLP1在正常植株和受病原胁迫植株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顺序为根>叶>茎。GhTLP1可作为棉花抗病育种和材料筛选的调控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