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以充分灌水作为对照,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对甜瓜品种‘情网’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研究调亏灌溉对塑料大棚栽培甜瓜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水相比,果实膨大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下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提高8%和75%,单株灌水量减少6%,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硬度分别提高6%和10%,固酸比增大,产量无显著差异。与充分灌水相比,伸蔓期轻度、中度及果实膨大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下甜瓜果实产量分别降低25%、24%和2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19%、11%和18%。综合考虑亏缺处理对甜瓜各项指标的影响,果实膨大期进行轻度水分亏缺效果最佳,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显著改善甜瓜果实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估了温室生产中水分胁迫对辣椒植株的生长、产量、初生代谢物(糖、有机酸和抗坏血酸)和次生代谢物(总酚含量、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积累等的影响。对一年生辣椒的变种‘Chili-AS Rot’和黄灯笼辣椒的变种娜迦·莫里希(‘Naga Morich’)进行了盆栽试验。以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植物进行灌溉:最佳灌溉量或田间持水量灌溉和水分亏缺灌溉或50 %田间持水量灌溉,可将其视为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辣椒产量和品质(主要和次要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50 %田间持水量灌溉处理(水分亏缺状态)会影响单产,因为两种辣椒按照50 %田间持水量进行灌溉处理时产量都较低。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的花蕾出现脱落现象,因而在第3次采摘时收获到的果实较少。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两个辣椒品种的糖浓度均较低。在最佳灌溉量处理下,一年生辣椒‘Chili-AS Rot’果实中柠檬酸、草酸、延胡索酸、奎尼酸等有机酸含量较高。两种灌溉方式下苹果酸的浓度相差不大。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中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在最佳灌溉量时浓度较高,而在水分亏缺状态时,其他有机酸浓度较高。一年生辣椒‘Chili-AS Rot’在适宜灌溉条件下,果实中具有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而在胁迫处理下,植株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较高。而黄灯笼辣椒娜迦·莫里希(C.chinense ‘Naga Morich’)在最佳灌溉量处理下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总酚含量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辣椒(Capsicum annuum var. glabriusculum)对水胁迫的响应,分别设置淹水处理0 d(对照)、5 d、10 d和缺水处理:灌溉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对照)、田间持水量的70 %、50 %和25 %,对其淹水和缺水(WD)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气体交换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移栽后20 ...  相似文献   
14.
当前毛木耳外销供不应求,而内销市场却供过于求,这些致使产品销售不出,价格下降,生产者受冲击,经营者赔本,其原因都是产品质量低劣而造成的。为克服上述原因,使毛木耳畅销起来,在袋栽毛木耳工艺上必须抓住几个重要的技术要点。 (一)水分:毛木耳是一种喜湿的菌类,但在栽培过程中它的水分需求是不同的,必须视天气变化来管理。一般刚开洞的菌袋要保持90%的相对湿度来进行催耳,这期间不能直接在袋口上喷水,只能在空间喷雾来控制栽培场所的湿度。方法是可将开洞后的菌袋直立排放于床架或地面上,复盖薄膜,待原基形成后方可吊挂。菌袋吊挂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方地区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西瓜设施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应考虑其与其他经济价值高的蔬菜作物生产进行衔接,以实现瓜菜周年高效生产,提高效益,总结出了6种设施瓜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草莓—西瓜,西瓜—藜蒿,西瓜—水生蔬菜(茭白、水蕹菜),西瓜长季节栽培,早春西瓜—秋茄果类蔬菜,早春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  相似文献   
16.
黄柳菇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柳菇系国内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色泽鲜艳等特点,有较好的商业潜力。本文详述了黄柳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辣椒由于含有生物碱化合物辣椒素和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而具有独特的辣味。虽然辣椒素类物质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药理和生理作用,但由于具有辛辣味,使得辣椒素类物质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无辣味的辣椒中发现的辣椒素酯类物质(capsinoids)与辣椒素类物质具有非常相近的结构和相似的生物效应。以前的研究表明,p-AMT基因突变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相关,然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途径尚未被完全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对F6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以确定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机制。在这个群体中,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与否表现出了与具有Pun1位点的基因型植株的共分离。此外,我们筛选了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模式,以及在p-AMT突变系中Pun1位点与辣椒素酯类物质合成的相关性。在辣椒种质中,我们筛选到p-AMT基因中PLP结合结构域中的氨基酸取代突变体。隐性pun1基因存在时不合成辣椒素酯类物质,同时还发现p-AMT突变型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含量之间并无关系。由此认为Pun1基因不仅负责辣椒素类物质合成,同时也控制着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华碧玉’苦瓜是用强雌性系Z-1-4 作母本,高代自交系88-3-7 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一代 新品种。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能力强,节间较短,早熟,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6 ~ 8 节,侧蔓节位较 低,侧蔓间隔3 节左右连续着生2 ~ 3 朵雌花。商品瓜长40 cm 左右,横径5.6 cm 左右,果肉厚0.9 cm 左 右,单瓜质量340 g 左右,绿色,嫩果刺瘤较尖,苦味适中,产量在48 t · hm-2 以上。耐低温,抗(耐) 白粉病、霜霉病。适于湖北、湖南、广东和山东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辣椒素类物质,包括辣椒素及其类似物,是导致辣椒果实辛辣的原因。尽管辣椒素为人熟知并且每天都会用到,但是对于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并不是完全了解。已有研究表明,p AMT和Pun1编码的蛋白分别催化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并且Pun1编码的蛋白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Pun1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结果:为了证明Pun1蛋白在辣椒素合成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了抗Pun1蛋白抗体,利用该抗体拮抗内源的Pun1活性。同时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靶定了Pun1的m RNA,以确认抗Pun1抗体的特异性。在Pun1下调表达的胎座组织中,利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到Pun1蛋白的积累减少,同时辣椒素在胎座中的积累量也降低。从胎座组织中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体外进行辣椒素的从头合成,加入抗Pun1抗体之后,辣椒素的合成受到抑制。通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的p AMT和Pun1的表达,我们发现辣椒素的高水平积累总是伴随着p AMT和Pun1的高水平表达,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对辣椒素合成很重要。比较有辣味辣椒和无辣味辣椒的香草基胺(辣椒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和辣椒素的积累水平,结果表明:在辛辣味辣椒中香草基胺的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香草基胺合成之后,Pun1把香草基胺快速转化为辣椒素;而在无辣味辣椒中由于缺乏Pun1,香草基胺的含量积累到很高的水平。结论:对辣椒素从头合成途径和抗Pun1抗体进行原生质体试验,证明了Pun1基因及其产物参与了辣椒素的合成。与辣椒素的积累相比较,分析香草基胺的积累过程,揭示了Pun1是辣椒素和香草基胺积累水平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栽培萝卜种质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对5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栽培萝卜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32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2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39.1%,显示出栽培萝卜种质之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9组,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4类7组,2种分类方法所获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分子标记的分类与种质的表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