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地区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进行了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最大,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时产量达138 108 kg/hm2,比对照(灌水75 mm)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1.60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追施沼肥对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追肥,设置10个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量15 000~30 000 kg/hm2的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要高于对照以及追施化肥的.追肥量大干30 000 kg/hm2的会抑制小麦的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速率.沼肥施用量在27 000~30 000 kg/hm2,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紊A、叶绿素B及总含量比不施肥和追施化肥处理有显著的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了22.3%~70.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30.1%~117.6%,产量提高了20.3%~40.6%,增产效果显著.在半干旱地区中上等肥力的麦田,沼肥作追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7 000~30 000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0~60 cm土壤水消耗逐渐减少。各处理0~100 cm土壤贮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结果前期,蒸腾蒸发量相对较少,灌溉水能基本满足植株生长需要,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较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陕西杨凌开展的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冬小麦-夏大豆长期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还田、全量还田)对土壤碳氮养分及麦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矿物质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含量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还田相比,半量还田处理0~40 cm土壤全氮、矿物质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含量比不还田处理平均增加10.51%、11.58%、15.71%、35.68%,全量还田处理比不还田处理平均增加19.61%、21.84%、26.50%、40.77%。秸秆半量还田、全量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比不还田处理分别增加4.10%、14.58%,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01%、6.68%,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6.71%、7.67%。土壤全氮、硝态氮、矿物质氮含量表现为9—12月份较高,3—5月份较低,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趋势与之相反。0~20 cm土壤中碳、氮各组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增产显著,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半量还田处理大豆、小麦产量分别增加3.63%、5.44%,全量还田处理分别增产19.69%、10.38%。长期麦豆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措施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宁夏盐池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农牧交错地带盐池县的6种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各种类型草地0—100cm土层质量含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运用Surfer制图软件分析牧草生育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土壤分层贮水量公式计算不同草地0—100cm土层总贮水量变化情况,结合试验地生长季降水量变化,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与蒸散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和植被类型是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沙丘土壤水分随降雨量变化较为明显;移栽柠条地土层剖面生育期水分变异系数最大,表明干旱时土壤失水较多,降雨充足时蓄水最多。因此应增加沙丘植被覆盖,对柠条、苜蓿、草地应适度进行放牧和刈割,控制植被生长,减少植被蒸腾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固持能力,维持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宁夏设施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带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温室大棚里进行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番茄产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日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最大,日耗水强度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番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的处理产量达到195 898 kg/hm2,比对照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3.45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叶片、叶柄、根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激素浓度对橡胶草不同器官直接分化再生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草不同器官直接分化再生苗所需最佳激素浓度不同。(1)最适合诱导叶片和叶柄直接芽分化再生苗的激素浓度均为NAA 0.2 mg/L 6-BA 0.5 mg/L,其芽分化率和每外植体平均芽数分别为36.44%、38.83个和95.83%、10.56个;(2)最适合诱导根段直接芽分化再生苗的激素浓度为NAA 1.0 mg/L 6-BA 0.1 mg/L,其芽分化率和每外植体平均芽数分别为92.25%和21.49个。该研究为橡胶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灌区自育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限水和后期人工升温研究了旱、热胁迫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千粒重、穗粒重平均为46.7 g和2.7 g,比正常环境下平均降低3.8%和4.9%。旱胁迫 热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千粒重、穗粒重平均为43.7 g和2.2 g,比旱胁迫下的千粒重、穗粒重分别降低6.5%和18.9%。耐热材料的千粒重感热指数(S)平均为0.26,比热敏感材料低1.17。不同胁迫对小麦千粒重降低幅度的大小顺序是:旱、热胁迫互作>旱胁迫>热胁迫。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时域反射仪,对不同灌水次数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下的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深度一般在0-100cm内,尤其0~60cm土层变化尤为激烈,在100~180cm范围内各处理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按枸杞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将0~180cm土层进行划分,土壤湿度垂直分布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实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整个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耗水量均表现为结果盛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营养生长期;番茄整个生育期耗水强度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耗水强度均表现为结果盛期营养生长期结果前期结果后期.在滴灌条件下,作物耗水量为448 mm时番茄产量最高,可达9 151 kg/6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