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利用SSR标记进行快速、准确的南瓜杂交种纯度分析,进行了南瓜EST-SSR标记的开发.从NCBI数据库下载1 457条南瓜属作物EST序列,去除冗余序列后进行SSR位点搜索,共得到215条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这些SSR位点包含111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62个,占28.84%)和三核苷酸(86个,占40....  相似文献   
22.
黄瓜专用砧木品种京欣砧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欣砧6号是以自交系N11为母本,N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rrtoschata Duch.)杂交种.该砧木品种嫁接黄瓜亲和力好,共生亲和力强,成活率高,结合面致密,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有促进黄瓜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和提高黄瓜产量的效果.嫁接黄瓜后,瓜条亮绿无蜡粉,明显提高了黄瓜商品品质.适...  相似文献   
23.
保护地西葫芦制种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科蔬菜扩繁亲本制种对露地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首先是要求植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要合理有效。其次两葫芦仡期若利用昆虫授粉需要选择2km以上的隔离区,即保证该区域内没有其他西葫芦或南瓜种植,否则容易造成混杂,不能保证种子纯度;若人工授粉,需在第一天下午把将要开放的雌、雄花蕾套上纸帽,  相似文献   
24.
‘京葫CRV3’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以‘05-13-15-9-8-20-1’为母本、‘06-10-5-13-11-16-8’为父本选育的高耐病毒病杂交西葫芦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植株长势强,茎蔓长。第1雌花着生在第67节,瓜码密,连续坐瓜力强。商品瓜浅绿色带细网纹,光泽度好,中长柱形,瓜长227节,瓜码密,连续坐瓜力强。商品瓜浅绿色带细网纹,光泽度好,中长柱形,瓜长2224 cm,直径724 cm,直径78 cm,顺直均匀。单瓜质量400 g左右,667 m2产量约6 500 kg。植株耐寒、耐热性均好,不易早衰,适应性广,耐病毒病。适合南北方春、秋大棚和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5.
番茄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开展番茄晚疫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对番茄抗病品种选育和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且致病性分化变异频繁。2001年,从北京地区采集并获得了一份番茄晚疫病新菌株,以番茄晚疫病菌的5个鉴别寄主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对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致病性表现初步得出结论,该菌株属于晚疫病生理小种T1.3。同时,利用该菌株对7份番茄一代杂种和10份育种材料接种鉴定表明,7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而10份番茄育种材料中,7份表现感病或高感病,3份耐病。另外,在2份耐病品系和3份感病材料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抗病单株;而两个感病亲本杂交后,其F1抗性明显增强。可见,番茄晚疫病抗性并非简单的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6.
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CAPS标记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根据Cf-5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以7个含有不同叶霉病抗病基因的品种为试材,扩增Cf-5基因2558~3523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7个材料均获得了约0.96Kb的特异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该片段进行酶切,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了一条256bp的特异片段,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bp的特异片段。从而建立了Cf-5基因的共显性CAPS标记。这一研究结果为Cf-5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7.
花椰菜制种工作比较费工,在隔离条件不理想的场所采用人工授粉,既费工,又费力,给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带来一定困难。几年来用蜜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达到良好授粉效果,我们在改良阳畦花椰菜的制种中对蜂群动态、授粉活动与效果等进行了初步观测,为今后大量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近年来在网棚内利用蜜蜂为两个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试配杂交种,取得了显著效果,比人工授粉产种子高1~1.5倍左右。以往用于授粉的蜜蜂都是有王蜂群,为了摸索高效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了有王和无王蜂群对比试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蜜蜂授粉活动及其效应进行了初步观测。现将结果简述如下。一、蜂群数量消长在1987年4月25日—5月21日历时26天的授粉中,发现无王群蜂数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刚放入时蜂数约为750只左右,搬出时只剩下250只左右。有王群蜂数放入后的7天中,从750只左右下降到625只,而后  相似文献   
29.
王风鹤  姜立纲 《蔬菜》1990,(4):33-34
蔬菜制种利用蜜蜂授粉不但可节省大量劳力,降低成本费用,而且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少先进国家把蜜蜂授粉视为农业增产的主要途径,已发展成为一项专业。为使蜜蜂授粉这项增产技术措施尽快在北京郊区得到推广应用,从1987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