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2篇
  10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不同生态类型大麻品种在南京引种的生育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洲和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等生态类型地区引种的26个品种和南京本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在南京种植后生育期、经济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7个大麻品种的干茎和纤维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北方和欧洲品种引种南京后,生育期缩短,植株生殖生长早,株高、茎基粗、总叶片数等大大减少,节间短,叶片小,干物质积累量小,茎杆产量和纤维产量都很低;南方品种表现相反,生育期延长,植株营养生长茂盛,下部分枝少,节间长度增加,快速增长时期的出叶速度和干物质积累速度显著大于北方和欧洲品种。欧洲、东北和西北的品种雄株生长过小,无纤维利用价值:南方及江苏、山东、河南的品种,雄株生长速度快于雌株,纤维利用价值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72.
棉花害虫是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类群,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棉花害虫测报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即20世纪50—70年代棉花害虫测报技术的起步和发展,80—90年代棉花害虫测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000年以来棉花害虫测报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升级,重点总结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和盲蝽等主要害虫在成虫诱集工具、田间虫量调查方法、发生期与发生程度预报和信息传输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完善,展望了未来推进智能化监测工具、大区监测手段和大数据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夏冰  肖长坤 《新农村》2013,(8):36-37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世界各国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1.政府公共推广模式政府公共推广模式是指政府农业部门及其支持的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主导地位的推广模式。在世界农业大国中,以色列的政府推广模式比较典型。  相似文献   
74.
通过修剪调控露地宿根花卉花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董丽  朱仁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73-10975
[目的]为调控露地宿根花卉的花期探索可行的园艺措施。[方法]修剪等简单园艺措施可使部分宿根花卉二次开花,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修剪试验研究14种宿根花卉的花期调控。[结果]在自然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穗花婆婆纳、大花金鸡菊、宿根福禄考、黑心菊、蓍草、桔梗;一般的是红花钓钟柳、紫花鼠尾草、蒲公英、千屈菜、荆芥;较差的是月见草、‘金娃娃’萱草;飞蓬修剪后不再开花。在自然花期的末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穗花婆婆纳;一般的是紫花鼠尾草、红花钓钟柳、蒲公英;较差的是月见草。在现蕾期或初花期修剪的植物中,花期调控效果优良的是大花金鸡菊、宿根福禄考、桔梗、黑心菊、蓍草;一般的是千屈菜、荆芥;较差的是‘金娃娃’萱草。[结论]简单修剪后,14种宿根花卉中大部分的花期都延长了。  相似文献   
75.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病虫害测报工作中"数据采集→数据报送与管理→数据处理与预测预报→病虫害预报信息发布"的信息链,对其各环节相关的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据此提出分不同阶段在病虫害测报部门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的建议:先对现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用于病虫害测报工作实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丰富测报手段,提高测报准确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76.
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蓬勃发展.在当前的发展中,既面临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在总结分析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体系、建设队伍、强化保障、完善手段、研发技术、规范管理和注重宣传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7.
~(15)N示踪不同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光合作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常规稻品种玉香油占、黄花占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法进行了5种施氮量处理的大田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提高了SPAD值和光合速率,品种间表现一致。拔节期以后,SPAD值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叶片光合速率品种间有差异,杂交稻呈线性下降变化趋势,常规稻呈线性下降后略有回升。随施氮量增加,稻草中氮素含量杂交稻比常规稻低,分别为0.72%~0.78%和0.59%~0.61%;而稻谷中差异不显著。供试品种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对施氮量的反应分别表现为先增后稳和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其中以施氮量为150 kg·hm-2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最高,杂交稻为33.9%~34.6%,常规稻为33.8%~34.2%,但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平均增产16.4%。可见,随施氮量增加,杂交稻更多的将稻草中的氮素通过光合作用转移到稻谷中,常规稻则是将更多的营养积累在稻草中。本研究为杂交稻高产与氮高效协调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夏冰  邹昊  李明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34-34,33
本文阐述了肥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主要做法,以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柑桔的栽植与桔潜叶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宁海、奉化柑桔种植近况 2007年冬调查,奉化市柑桔种植面积达1900hm 2.莼湖、松岙两镇各为533.33hm2、裘村镇为466.67hm 2、溪江镇为76.6hm2、其他乡镇都在70hm 2以下.以品质论,以松岙镇松溪牌柑桔的质量最好,已销往宁波及省内外.  相似文献   
80.
利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粱中腈菌唑与烯唑醇农药残留。高粱样品用不同比例的乙腈-丙酮进行提取,弗洛里硅藻土净化,旋转蒸发浓缩,最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测定。腈菌唑农药线性范围为0.012 5~0.400μg/g,方法检出限(3S/N)为0.002μg/g,相对标准偏差(n=6)RSD为3.7%;烯唑醇农药线性范围为0.004 76~0.152μg/g,方法检出限(3S/N)为0.000 83μg/g,相对标准偏差(n=6)RSD为1.2%。该方法简单、高效、快速、灵敏,能满足高粱中腈菌唑与烯唑醇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