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8篇
  19篇
综合类   410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272篇
园艺   225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8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育经过  渝西 2号原选育代号为 2 0 13,1977年以本所园内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白尖为母本 ,引自福建翁江茶场的福鼎大白茶为父本 ,人工套袋杂交育成。 1978年采集成熟种子播种 ,经苗期培育、选择 ,于 1979年移植于选种圃中观察。 1980~ 1987年采用叶片气孔测定、切片、生长量调查、氯仿发酵试验等早期鉴定法 ,经 4次筛选 ,于 1987年选定并无性繁殖。   198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3个重复 ,小区面积 18m2 ,单行双株 ,每小区 6行 ,每行 6丛 12株。丛距 0 .33m ,行距 1.5m。栽植当年离地 2 0cm进行第 1次定型…  相似文献   
3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三文等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破译黄瓜基因密码为突破口,开创了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新道路,成功地培育了无苦味的美味黄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3.
<正> 根据本省长沙、衡阳等五地1981-1983年田间试验,大豆玉米间作具有改善复合群体本身田间微气象条件及改善后茬作物-晚稻气候生态条件的功能,主要为:1.提高复合群体的光截取量和减少光反射当间作玉米密度为每亩2000株时,大豆植株2/3处的截光率比单作大豆平均提高3.2~9.8%,复合群体顶部光反射率减少0.9%。2.增高昼温,降低夜温,增大温差和增高湿度大豆花、荚期(5月下旬~6月下旬),间作田大豆植株2/3处昼温比同期大气温高0.1~4.4℃,而单作大豆同一高度处  相似文献   
34.
作者告知书     
《长江蔬菜》从2019年8月起正式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在文章上添加开放科学二维标识码(OSID码),可以立体化展示科学研究成果,突破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科研成果展示及学术交流平台。OSID开放科学计划,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一项针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公益计划,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推动科研诚信、传播开放科学及融合出版理念。OSID平台支持上传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材料,全面展示作者的科研论文成果,让科研过程可追溯、可重复。同时,建立读者与作者直接沟通的渠道,方便学者之间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35.
为测定直射光在田间的透光率,最近我组试制成功了一种快速测量仪器。该仪器由光电感应器件和电子电路构成,可以对作物群体内的光斑进行快速扫描,约需千分之一秒就可对一米长度上的100个感应器扫描测定一次,用以换算成直射光透光率。仪器显示形式为数字式。所测的直射光透光率可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显示器上,并且可对多次测定结果进行累计,最后显示出总值。测定方法极其简便,用时将仪器按要求高度水平插入作物群体中,便可测  相似文献   
36.
为测定半番鸭产肝性能,在北京双桥农场、湖南攸县畜牧局大力支持下,我校畜牧系用攸县番鸭与双桥Ⅰ系北京鸭(♀)进行人工授精,获得34只半番鸭,饲养至16周龄。于1982年12月28日至1983年1月18日,进行笼养,试用农大自制的 BAUⅡ型填鹅机,以通用肥育日粮,填饲17—28天(平均24天),全期伤残两只,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7.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增长不同步,大大滞后于国家整个科技投入增长,特别是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科学事业费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38.
一、及时除雪和检查修缮各类设施 及早清除日光温室积雪,认真检查破损情况,积极快速修复破损棚膜、压膜线、骨架、内外电路及卷帘机、放风器、照明、水泵等设备.组织力量尽快清运设施园区四周和主要通路的积雪,以防积雪融化导致温室四周积水、淤湿.同时要注意除雪人员安全,特别是避免棚架坍塌造成人员伤害.进一步加固设施设备,以防再次遭遇更大风雪.  相似文献   
39.
贵州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农业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气候与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旱坡地与水资源的配置、降水时空分配、地质结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耕地农业发展要围绕“集雨、抗旱”两个基本点,狠抓生物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坡土改梯土工程建设,实施水分涵养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旱坡耕地以“小水窖”为主体内容的集雨节灌工程,增强旱地农耕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增加冬季地面覆盖、选育与选用耐旱抗逆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种期、以肥调水和化学抗旱剂应用以及保护性覆盖耕作技术,达到农业节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目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0.
鉴于低洼粘朽稻田采用翻(14-16 cm深)-耙-耢耕作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水稻的产量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因此设计了稻田少耕轮耕体系.经过第一、二阶段试验——平翻深松少耕体系,肯定了稻田加深耕层的增产作物及两年的后效.为了降低平翻深松作业次数和成本,设计了旋耕深松-耙茬(或旋耕)一耙茬的三年少耕轮耕体系.经过三年试验,证明这种耕作体系有增产10%以上和降低作业成本52.8%的效果.同时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农具—水旱兼用旋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