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303篇
  109篇
综合类   1088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564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2005~2011年,笔者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荷斯坦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613头奶牛进行了调查,共确诊皱胃移位病牛629头,平均发病率4.99%。其中,581头表现为左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92.4%,47头表现为右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7.6%。通过调查,了解了皱胃移位在石河子地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调查时间和范围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对在石河子地区的121团、133团、134团、141团、142团、143团、144团、石  相似文献   
112.
红色特种籼稻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特色稻米资源,稻瘟病是红色特种籼稻的主要病害,培育抗稻瘟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途径。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红色特种籼稻桂红一号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1和Pi2基因导入红色特种籼稻桂红一号中,获得了携带2个抗性基因的高抗稻瘟病改良材料。对BC3F3代材料进行了苗期和成熟期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2个抗性基因的目标株系抗性均达到抗以上水平,部分株系达到高抗水平,稻瘟病抗性显著高于轮回亲本。统计分析表明,BC3F3改良材料与对照相比,有效穗数和理论产量显著增加,而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改良材料为红色特种籼稻的抗稻瘟病育种创制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3.
为确定最佳基质彩椒栽培的氮素施肥配方,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彩椒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以氮营养液15μmol·L-1的含量最高,其次为20、5和10μmol·L-1处理,以2.5μmol·L-1处理的含量最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体表现为在2.5~15μmol·L-1氮素浓度范围,随氮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高氮处理20μmol·L-1的净光合速率低于15μmol·L-1处理,但与10μmol·L-1接近。而2.5与5μmol·L-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各处理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N10和N15处理在一天中蒸腾速率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而其它3个处理蒸腾速率较低且变化幅度平缓;气孔导度以5、10和15μmol·L-1三个处理植株的叶片在一天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高氮处理N20的气孔导度在一天中变化较缓,处于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4.
比较3种提取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方法的提取效果。分别用辛酸沉淀法,硫酸铵分步沉淀法,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粗提猪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并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AlphaEaseFC凝胶成像分析软件、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法等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纯度和得率,同时比较3种方法的时效性和经济性。辛酸沉淀法提取IgG所用时间最短,只需1h,得率较高但纯度不高;硫酸铵盐析法提取的IgG纯度较高、得率也高,但时间较长;辛酸-硫酸铵分步沉淀法所得IgG纯度很高,但所用时间较长,得率也较低。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吴跃开  陈波涛  欧国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48-3349,3382
[目的]咖啡豆象是世界性仓储害虫,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与重要能源植物麻疯树的生态区重叠,有必要调查其对麻疯树的危害性。[方法]以贵州罗甸种植区为调查点,对野外麻疯树林分及室内果实储藏物进行调查,掌握害虫发生情况及其为害后果,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确定。[结果]咖啡豆象在罗甸麻疯树种植区普遍分布,室内及林间均见其发生为害;成虫取食真菌,对麻疯树果实的直接为害性很小,但成虫将卵产于果皮内,幼虫在其中孵化并取食,最终可将果皮蛀空,从而对果实造成直接为害;另外,咖啡豆象还可能具有一系列的潜在危害性,包括直接蛀食种子、传播病原物、威胁产区其他经济作物等。[结论]麻疯树是咖啡豆象的新寄主,咖啡豆象对其有一定的危害性,对其产品、其他经济作物有潜在的危害性,应加强对咖啡豆象的研究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16.
珍稀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野生白及资源的保护,深入系统地研究珍稀药用兰科植物白及,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白及的药用功能、化学成分提取、传粉生物学、繁育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白及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7.
以麻疯树根腐病病原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典型菌株为测试对象,对麻疯树6个不同种源、39种不同植物以及其他10个专化型寄主植物进行接种试验,并与其他专化型菌种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腐皮镰孢菌对麻疯树不同种源均有致病性,而对其他植物种类(包括其他腐皮镰孢专化型寄主植物)均不具侵染性;其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专化型菌系也有明显区别.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引起麻疯树根腐病的腐皮镰孢菌定义为一个新的专化型,即腐皮镰孢麻疯树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Sacc.f.sp.jatrophae.  相似文献   
118.
韶关大宝山矿区周边兴起的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对山体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为应对矿山生态退化、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环境等问题,矿区有效实施了水体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多项工程。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搜集大宝山矿区污染现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清污分流、尾矿清淤、污水处理、植被恢复、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内容及相关政策为依据,对大宝山矿区部分污染修复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并在全面分析矿山污染来源、横石河及其周边农田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归纳矿区目前所施行的治理工程及其成效,主要包括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铁龙新山片区清污分流工程、李屋拦泥库清淤工程以及尾矿库外排水处理厂工程。大宝山矿区采取的相关治理方法和理念可以为其他矿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开发基于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的农机自动导航系统。方法 以国产雷沃TX1204拖拉机为平台,采用国产星基增强定位板卡的输出数据作为农机位置反馈量,设计位速卡尔曼滤波器对定位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开发预瞄跟随PID路径跟踪控制算法进行导航控制,整定不同行驶速度条件下的模型控制参数,采用地基增强RTK高精度定位接收机输出数据作为参考量,搭建农机自动导航测试系统并开展系统性能测试。结果 在直线跟踪误差方面,所开发的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平均误差为?0.0009436 m,标准差为0.02452 m,最大误差绝对值为0.08472 m;在邻接行误差方面,平均误差为0.0007128 m,标准差为0.02986 m,最大误差绝对值为0.15444 m。这一精度可满足大部分农机自动导航作业需求。结论 将国产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用于农机自动导航是可行的;本文设计的预瞄跟随PID路径跟踪控制模型和提出的不同速度条件下PID参数与前视距离的整定方法,提高了系统对不同速度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0.
施氮叶龄期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不同叶龄期施氮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容重、出粉率、千粒重、面筋含量、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弱化度等以基追比为5:5的处理优于基肥一次性施用的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均表现为基肥加后期追有处理最高,其次是基肥加前期追肥处理;容重、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以3/0叶期追肥效果最优,千粒重、面团吸水率和面团形成时间则随施氮时期推迟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