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恒 《陕西林业科技》2007,(1):46-47,49
本文针对银杏大蚕蛾(Dictyop loca japnica Moore)在柞水发生现状,对其分布、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观察记录,并提出人工、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全地区杨树害虫的多年调查的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主要以毒蛾类、刺蛾类和天牛类等的为害重,本文针对杨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将18只广西黑山羊[体重(10.86±0.32)kg]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公母各3只)。预饲1周后,经检验体重无明显差异后进行为期56d的饲养和消化试验。每组山羊对应饲以含CP分别为9.10%、10.60%、12.50%的日粮。试验结果如下:①各组粗蛋白的利用效率分别为62%、65%、64%。②各组山羊日增重分别为103、134、121g;采食量随C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中CP水平料重比最好;山羊蛋白需要量各组分别为体重每增重1g需TP0.56、0.57、0.75g,DP0.35、0.37、0.48g。通过分析比较,认为10.60%CP水平为黑山羊日粮CP的适宜水平,对应的蛋白需要量为体重每增重1g需TP0.57g,DP0.37g。在此水平和需要量下,黑山羊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重庆大洪湖氮、磷周年变动与浮游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对大洪湖上、中、下游3个点的浮游生物和氮、磷进行了两月一次的监测。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大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是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冬季高于夏季;始终徘徊于Ⅳ类与Ⅴ类水之间;网箱养鱼产生的沉积物对大洪湖下游水体中的磷含量仍有较大的贡献,分别占下游水体总磷量的87.2%(夏季)和62.5%(冬季);大洪湖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主要来源于上游水源;目前,大洪湖实施的生态渔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功能。大洪湖的水体自净作用使水体中的总氮下降了27.9-59.2%,总磷下降了10.0-56.9%;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关建词:大洪湖,生物多样性指数,富营养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云南3个不同产地怒江贡山县、文山马关县、红河金平县草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草果籽油,草果籽油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草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3个不同产地的草果籽油中共检出18种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15.69%)、硬脂酸(2.06%)、木蜡酸(0.75%)、花生酸(0.64%)等9种饱和脂肪酸,油酸(61.63%)、亚油酸(9.04%)、(Z)-7-十六烯酸(1.53%)、顺式-11-二十碳烯酸(1.03%)等9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3.70%。此外,从草果籽油中还检测到少量的豆甾醇、β-谷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等成分。  相似文献   
36.
该文对牡丹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经碱炼后酸值和色泽大幅下降,脱色后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碱炼与脱臭两个工序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比较大,碱炼牡丹籽油中硬脂酸含量降低,而脱臭温度较高会导致脂肪酸的分解。  相似文献   
37.
周恒 《畜牧市场》2006,(8):168-170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奶牛、肉牛、饲养数量逐渐增加。牛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根据本人在临床诊断病例的统计来看,2005年全年共治疗牛的各类疾病1417例,其中前胃疾病408例,占28.7%、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探索诊治牛前胃驰缓疾病是当前兽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减少病死率,提高养牛效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三、株高乘茎数之积(干物重) 株高乘茎数之积和(地上部)干物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生育的指标。它比单独用株高或茎数来计算更为优越。 干物重可以较好地表示出该时期的生育程度,尤其在有效茎数和谷粒数尚未确定的营养生长期,是很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从最高分蘖期到出穗期的干物重,与着粒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为了确定耐热性不同的小麦基因型是否在离体条件下热冲击蛋白(HSP)的合成(可翻译的HSPmRNA)及HSP mRNA的稳态水平的不同,本文对2个小麦品种Mustang(耐热)和Sturdy(热敏感)热冲击蛋白(HSP)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在37℃下对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时间的热胁迫处理,然后从其叶组织中分离出几组mRNA,再将这些mRNA与HSP cDNA或基因组探针(HSP17,26,70,98及泛有素)进行杂交。用离体翻译和双向凝胶电泳比较蛋白质的剖面图,胁迫处理后的Northern印迹资料表明,热冲击期间,耐热品种Mustang中低分子量(LMW)HSP mRNA的合成较热敏感品种Sturdy的发生得早,LMW HSP mRNA的含量也比Sturdy的高,位于叶绿体上的HSP尤为如此。双向凝胶电泳显示的蛋白质剖面图表明,2个小麦品系间不仅HSP的数量有差异,而且一些特异性HSP只出现于Mustang的HSP剖面图中。以HSP17为探针进行的Southern印迹杂交表明,两品系间RFLP的水平较高。这些资料为进一步对HSP基因在小麦耐热性方面的遗传分析提供了分子学基础。  相似文献   
40.
(4)出叶速度 一般说,愈是寒冷地方,或者愈是生育初期,都希望出叶速度能快些。一般情况下,主茎在分蘖期每4~5天生出一片新叶,进入幼穗发育期,速度缓慢,需7~8天长一片叶。然而出叶速度并不都是一致的,依气温与水温(特别是水温,包括地温)的高低有所不同。不论在那一生育时期,昼夜平均水温30~35℃时,出叶速度最快,水温如果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出叶速度缓慢,降到15℃以下,生长几乎停滞,尤其在生育初期,这种倾向极为明显(见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