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究McF3′H基因与花色苷之间的关系,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 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命名为McF3′H。Mc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F3′H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对3种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绚丽’和‘王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McF3′H表达量、花青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F3′H基因在3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叶片中均有表达,常色紫叶类‘王族’叶片McF3′H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新叶有色类‘绚丽’和绿色叶‘火焰’,McF3′H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说明McF3′H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青苷代谢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McF3′H基因与花色苷之间的关系,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 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命名为McF3′H。Mc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F3′H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对3种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绚丽’和‘王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McF3′H表达量、花青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F3′H基因在3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叶片中均有表达,常色紫叶类‘王族’叶片McF3′H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新叶有色类‘绚丽’和绿色叶‘火焰’,McF3′H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说明McF3′H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青苷代谢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特征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苹果属21个种类或杂种和亚种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花器特征质量性状变异很少,呈显著的数量变异特点,并发现了苹果属植物花器的一些前人未记录的特征,讨论了花器特征的分类意义及一些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4.
栽培苹果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婷婷  周志钦 《果树学报》2007,24(2):199-203
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温带落叶果树。研究栽培苹果的起源及其与苹果属植物野生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对未来的苹果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关于栽培苹果起源问题,现主要有2种观点:一种认为栽培苹果是由塞威士苹果直接栽培驯化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塞威士苹果与其他苹果属植物野生种之间的杂交产生了现今的栽培苹果。综合有关文献,深入分析这2种观点,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栽培苹果起源研究方面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细胞学、孢粉学、分子标记以及DNA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当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以柑橘属Swingle分类系统界定的16种柑橘物种的基因组DNA为材料,构建了研制柑橘DArT芯片的DNA探针文库,进而从中随机挑选出15 000条探针用于柑橘DArT芯片的开发.柑橘物种的基因组DNA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并等量混合,经Eco RI和Mse I双酶切后连接接头序列,再使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构建探针文库.从探针文库中随机挑选出15 000个阳性单克隆,通过PCR扩增和纯化获得了15 000条用于制备DArT芯片的DNA探针.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所制备的DNA探针的纯度和浓度均满足了研制DArT芯片的要求.为采用DArT芯片快速鉴定柑橘物种并研究其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用相容性分析法和申值淘汰法,对苹果属植物7个组系的13个形态学性状进行分支分析,建立了苹果属植物组系的分支关系,并讨论了苹果属植物组系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27.
试验采用2~3 a生长正常的小金海棠实生苗,以0.25%,0.30%,0.35%3个土壤盐浓度处理,通过叶片受害的形态观察,研究了小金海棠不同基因型与耐盐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盐害胁迫下,小金海棠约在第5~8 d开始出现盐害症状,且不同RAPD类型的小金海棠对盐害表现有区别,其中RAPD分子标记为35号的小金海棠耐盐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8.
根据已报道的植物铁结合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地从大豆总RNA中扩增出一大小为0.771kb的cDNA片断。将该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上,测序和序列的同源怀分析表明该片断与Proudhon等(1996)报道的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5%。利用pUCm-T和pBI121载体上共同的XbaI和SacI双酶切位点,构建了克隆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SFKna。该载体含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NPT-Ⅱ基因,在遗传转化中可用基因枪导入受体,并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  相似文献   
29.
纳米技术在果蔬产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纳米技术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技术在果蔬产品包括贮藏保鲜、加工和有害物质快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安全风险做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纳米技术在果蔬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席万鹏  郁松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84
 介绍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味特点,综述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乙烯对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未来桃果实香气研究应开展的工作与方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