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烯效唑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烯效唑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烯效唑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样品用乙腈-水提取,经Cleanert NH2固相萃取柱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烯效唑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4%~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10%之间(n=5)。烯效唑在3种基质中的检出限(LOD)均为0.01 ng,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棉花样品中烯效唑残留的检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2~5.0 d及15.8~19.7 d;于收获期采样,烯效唑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 mg/kg和0.022 mg/kg。  相似文献   
92.
采用2-巯基苯并噻唑制备恒粘天然橡胶(MBT-CVNR),并与盐酸羟胺制备的恒粘天然橡胶(HH-CVNR)进行对比,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并结合交联密度、硫化特性、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研究加速贮存前后恒粘剂对天然橡胶(NR)加工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交联密度、硫化特性、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速贮存前,加入恒粘剂后,NR的交联密度、分子量、门尼粘度、凝胶含量和弹性模量都减小,损耗因子增大;加速贮存后,NR和HH-CVNR的交联密度、分子量、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都出现增大趋势,NR增大最多,流动性明显变差,加工性能最差,而MBT-CVNR几乎没有变化,加工性能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3.
为评价新型复配药剂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防治甜橙采后青霉病的效果及其对甜橙果实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防治甜橙青霉病的采后贮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00、266.7和400 mg/kg对甜橙青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次药后30 d调查,2013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29%、85.50%和90.65%,2014年分别为70.54%、75.90%和83.48%。该药剂值得推广应用于目前甜橙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94.
为评价复配药剂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效果及其对贡柑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48、185和246.7 mg/L对贡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0 d调查,2014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90%、79.48%和90.16%,2015年分别为65.09%、76.18%和87.36%,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2002年分别以88、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单穗重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大穗型籼稻品种抽穗期、结实期、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和个体干物质生产量大;②大穗型品种成熟期茎鞘干重比例较大,穗干重比例及经济系数小于中等穗型品种;③单穗重受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共同影响,生物产量特别是单穗生物量对穗重的作用显著大于经济系数对穗重的作用;④大穗型水稻品种播种到抽穗天数、全生育期天数较长,生育期、干物质生长率均是影响干物质生产的重要因素,干物质生长率特别是个体干物质生长率对干物质生长量影响较大;⑤大穗型品种单穗茎鞘重、单穗绿叶重、单穗叶面积大,结实期单穗叶面积下降速度慢。单穗根源、单穗氮源、单穗叶源、单穗碳源优势明显是大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多、穗重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周娟 《农家致富》2010,(14):20-20
6月中下旬以来,随着国家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及市场供需形势有所改善,国内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止涨企稳,局部地区较此前高点有所回落。下面将结合掌握的情况,就近期影响玉米市场走势的因素及后期市场形势作如下分析及预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大豆种植时,若想提高生产效益,就需要充分了解大豆栽培技术的要点,同时科学利用栽培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8.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不同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混合型)及pH为2.5、4.0、5.6的3个梯度,研究不同酸雨对刨花润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幼苗的栽培及耐酸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5(pH 2.5)、T6(pH 4.0)、T7(pH 5.6)等硝酸型酸雨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T7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最高,T6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CK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不同酸雨梯度间,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差异,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种酸雨类型均能促进刨花润楠叶绿素含量的积累,酸性环境下对其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
恶苗病是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植株疯长、结实率降低,明显影响水稻产量,严重者可降低50%以上。恶苗病在全球稻区均有可能发生,田间发病率在50%以上。为减少恶苗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该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世界各国农业科学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恶苗病防治上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就恶苗病发病特征、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氮高效水稻主要源库性状的基本特点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皆在阐明氮高效水稻源库性状的基本特点。【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4年设计了两个试验。2012年和2013年,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遗传群体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两个性状将114个株系群体分为6种不同氮效率类型。2014年,在前2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以筛选出的氮高效株系(L68)和氮低效株系(L2)为供试材料,研究施氮量对两种氮效率水稻株系产量、源库性状的影响。【结果】1)114个株系群体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差异均较大,吸氮量变幅为11.53~27.66 g/m~2,产量变幅为311.74~763.35 kg/666.7 m~2,随着吸氮量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产量类型与吸氮量类型并不完全一致,高吸氮量是高产的重要基础,但产量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氮高效水稻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包括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成熟期叶面积系数均显著大于氮低效水稻,叶面积构成因子中氮高效水稻绿叶质量明显高于氮低效水稻,但比叶重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差异较小;3)氮高效水稻单位面积库容量、单位面积颖花量显著高于氮低效水稻,氮高效水稻单位干质量、单位叶面积和单位氮素库容量大,库容形成能力强;4)氮高效水稻单位叶面积颖花数、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大,结实期净同化率高,氮高效水稻"流"畅,叶片光合能力强;5)综合分析表明,库容量对氮素高效吸收影响较大。提高单位氮素库容量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库容量。不同施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叶面积系数、库容量、吸氮量和产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水稻,叶面积系数在低氮水平下两者差异最大,其他3个指标以低、中氮差异较大。【结论】氮高效水稻源库指标均优于其他类型,且这一优势在不同施氮量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