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研究猪F2代资源家系的群体结构对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的影响,为QTL定位群体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模拟的方法,模拟了18种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F0代(亲本)、F1代和F2代群体大小、F0代和F1代公母比例以及祖代QTL基因频率等6种因素对QTL定位的影响。【结果】随着F2代群体的增大,QTL检测的效率明显提高,加性效应的估计值逐渐偏低,95%置信区间显著减小。造成加性效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QTL在两亲本群体中没有纯合。随着F0代母畜比例的增加,QTL 95%置信区间也明显降低;随着祖代QTL基因频率差异的增加,QTL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显著提高。【结论】F2代群体大小、F0代母猪比例和祖代QTL基因频率对QTL定位有显著影响,而F1代的群体大小、F0代的群体大小和F1代公母比例对QTL定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猪腹脂脂肪细胞的数量与大小对猪腹部脂肪沉积能力以及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选取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中343头240日龄F2代个体,测定了每个个体的腹部脂肪重、板油重、花油重及背膘厚度等脂肪沉积性状,通过HE染色技术对腹脂脂肪细胞切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测定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重影响极显著(P0.001),阉公猪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育肥母猪(P0.001),其他类型脂肪酸低于母猪。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且与多数脂肪沉积能力及脂肪酸组成性状呈显著正相关。个体脂肪细胞的增大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脂肪细胞大小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GH基因在5个藏猪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RFLP技术,扩增了5个不同地理类群藏猪群体(工布江达藏猪、米林藏猪、理塘藏猪、迪庆藏猪、合作藏猪)生长激素基因(GH基因)-119bp-+486bp之间的区域,分别用内切酶ApaI及Hin6I检测其多态性。结果表明:(1)从ApaI酶切产生的多态型来看,除理塘藏猪之外,A等位基因在其它4个藏猪群体中频率高于B等位基因;(2)从Hin6I酶切产生的多态型来看,在5个藏猪群体中C4频率较高、C1频率极低,而C3除在工布江达藏猪之外的其它猪种中的频率也很低,其基因型主要表现为C4C4、C2C4、C2C2;(3)利用Hin6I对扩增出的GH基因片段进行酶切电泳,在工布江达、迪庆、合作藏猪中发现一种特异酶切带型,初步判定GH基因在这些个体中可能为多拷贝基因。  相似文献   
34.
小肠是猪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对个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猪小肠的研究还很少。为探讨其长度与生长发育性状之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F2和F3群体共计1 508头个体的240日龄小肠长度、出生重、21日龄体重、46日龄体重、0~46日龄平均日增重、46~240日龄平均日增重、240日龄平均日增重、240日龄宰前活重及屠宰后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等10项生长性状指标,并对其与小肠长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猪240日龄小肠长度与这些生长性状都存在极显著相关(P0.001),表明小肠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据我们所知,本试验是首次在大规模样本群体中研究猪小肠长度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其结果为小肠和个体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5.
H-FABP基因型对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21窝不同日龄的二花脸猪共97头,根据日龄分布,分成1组(日龄阶段)—49天,2组—58~60天,3组—61~70天,4组—71~80天,5组—81~90天,6组—228天六个日龄组;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和石蜡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对其背最长肌及半腱肌的肌肉组织学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 FABP)基因的PCR RFLP多态性,对其与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初生重、20日龄体重、断奶重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有二花脸猪均表现为AADD型。邓肯氏(Dancans)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二花脸猪H FABP基因HH与Hh、hh基因型间2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 05),但对初生重及断奶重无显著影响;三性状值均表现为HH>Hh>hh。(2)在不同的基因型间,没有一个日龄组内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值表现为差异显著,从侯选基因角度分析H FABP基因对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发现趋向于HH>Hh>hh。  相似文献   
36.
黄鳝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工作试图通过对黄鳝 (Monopterusal bus)的含肉率、肌肉的生化成分分析 ,为对黄鳝的品质、营养价值评定以及研制黄鳝人工配合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对黄鳝地方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方法1 1 材料本试验所用黄鳝取自江西南昌、上饶、景德镇三地区 ,每处分三种体色 ,将体长 2 5~45厘米的黄鳝分 5级后取样 ,每级中随机取2尾 ,共 30尾 ,三处总计 90尾。外观健壮、无伤病个体。1 2 含肉率测定活体运回实验室后 ,分别取其中一半擦干水 ,称总体重 (W0 ) ,按常规方法独个去除内脏、皮肤、骨骼等非肉质部分 ,再计算…  相似文献   
37.
以中国优良地方猪种——二花脸猪为母本,用新美系杜洛克、德系抗应激皮特兰、加系双肌臀大白猪和新丹系长白猪等西方瘦肉型猪种作为父本进行“土四元”配套杂交组合试验,并与杜长大“洋三元”杂交组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生长性能外,二花脸猪“土四元”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和肉质特性方面有突出表现,甚至优于杜长大,尤其是以长大杜二组合的杂交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8.
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是骨骼肌转录因子MyoG家族的一员,在肌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作用。利用21窝不同日龄的二花脸猪(Sus scrofa Erhua)共97头,根据日龄组分布分成1组(日龄阶段):49d,2组:58-60d,3组:61-70d,4组:71-80d,5组:81-90 d,6组:228d,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和石蜡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对其背景长肌及半腱肌的肌肉组织学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MyoG基因PCR-RFLP多态性,对二花脸猪不同的MyoG基因型与相关性状即初生重、20日龄体重,断奶重及肌肉组织学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二花脸猪不同的MyoG基因型间,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但20日龄体重,断奶重无显著差异;(2)背最长肌的干肉样中的粗脂肪百分含量,肌纤维面积,肌纤维面密度、脂肪面密度在1-6日龄组内不同的MyoG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平均直径在1-5组增表现为AB<BB,4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6组表现为AB>BB;肌纤维密度在1-5组表现为AB>BB,4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6组表现为AB<BB;(3)半腱肌中除6组肌纤维密度表现为AB<BB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性状表现为组内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测量猪体长、体高、管围、胸围、胸宽、胸深、腹围和腿臀围等8个体尺性状,应用全基因组扫描定位影响猪体尺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方法】在210日龄,活体测量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群体129头F2个体的上述8个体尺性状,利用分布于猪18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183个微卫星标记,对这129头F2个体及其父母和祖代亲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基于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分析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QTL Express进行在线QTL定位分析,并通过1 000次的Permutation来确定不同显著水平的临界值。【结果】在8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9个影响猪体尺性状的QTL,其中位于4和7号染色体上的5个QTL达到基因组1%显著水平,位于2和7号染色体上的2个QTL达基因组5%显著水平,但是没有检测到影响胸深的QTL。【结论】影响猪体尺性状的QTL位点大多数分布于不同染色体区域,QTL所解释的表型方差介于5.23%—41.58%。白色杜洛克和二花脸中均存在增加表型值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0.
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法定位影响猪后腿质量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影响猪后腿质量的QTL,采用分布于猪全基因组19对染色体上的183个微卫星标记,对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群体1 028头F2代个体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置换试验确定显著性域值,对影响猪后腿质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0个QTL位点,其中在猪2、4、7、8、18号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1%基因组显著水平的QTLs,在5和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5%基因组显著水平QTLs.影响效应最大的QTL位于7号染色体58 cM处,置信区间仅为5 cM,这些结果为下一步的精细定位和位置候选基因的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