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秸秆压块机主要构件环模失效问题,根据压块机的工作原理及加热方式,应用SolidWorks和Abaqus软件完成4种不同锥角组合式环模模头的建模与静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锥角时模头模具的应力与变形分布规律,分析了模具中间位置沿轴向和纵向路径的应力和变形趋势以及锥角对成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锥角为20°时模具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为环模进行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林蛙油,俗称蛤蟆油,是东北长白山区特产,林蛙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18种氨基酸,脂肪酸、蛋白质、粗脂肪,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的神气功效,并能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并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其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会受到干燥方法不同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不同方法对林蛙油进行干燥,利用风光光度计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3.
施用石灰降低污染稻田上双季稻镉积累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在不同镉(Cd)污染程度稻田上施用石灰(CaO)的效果以及双季稻稻米Cd积累的差异,为早、晚稻季下不同污染程度稻田上的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南省选取43个县(区)的典型Cd污染稻田作为试验点,以常规栽培作为对照,研究施用石灰(1 200 kg·hm-2)后,轻度污染(土壤有效镉≤0.2 mg·kg-1)、中度污染(0.2 mg·kg-1土壤有效镉≤0.4 mg·kg-1)、重度污染(0.4 mg·kg-1土壤有效镉≤0.6 mg·kg-1)和严重污染(土壤有效镉>0.6 mg·kg-1)稻田土壤pH、土壤有效镉含量、稻米Cd含量以及稻米富集系数的变化。【结果】(1)从Cd污染稻田整体的角度分析,相比常规栽培,施用石灰能够极显著降低早、晚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31.0%和28.6%。(2)从不同稻季下不同污染程度稻田的角度分析,相比常规栽培,施用石灰能够降低早稻季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37.0%、38.7%(P<0.05)和22.6%;施用石灰能够降低晚稻季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2.0%、31.3%(P<0.05)、31.8%和22.9%。不同污染程度稻田施用石灰后能够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使稻米Cd富集系数明显下降,实现对稻米Cd含量的调控。【结论】施用石灰能够有效调控早稻季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晚稻季的轻度Cd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至限量标准(0.2 mg·kg-1)以下。因此,以石灰施用为基础,结合其他降Cd措施,实施“分稻季分污染程度”和“晚稻优先于早稻”的治理思路,能提高大田生产上稻米Cd含量调控的稳定性并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64.
水稻株型突变体rad-1和rad-2的鉴定与功能基因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型是决定水稻等作物产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粳稻品种Asominori的辐射诱变中分离出2个稳定的株型突变体,rad-1和rad-2,它们均表现出苗期弯曲生长、成熟期株高矮化、粒长变短、千粒重降低和产量下降等特征。等位性测验结合连锁分析证实rad-1和rad-2等位,且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约230kb的范围内。对定位区段的序列分析后确定OsFH5为候选基因,该基因呈现组成型表达,编码水稻Ⅱ型成蛋白。突变体rad-1在OsFH5基因第2个外显子上缺失8个碱基,导致移码;而rad-2则在第14内含子上发生单碱基的变异,发生异常剪切。两类突变最终均导致OsFH5基因翻译提前终止,产生截短的蛋白。相比野生型,rad-1和rad-2在幼苗中OsFH5基因的表达下调。细胞学研究表明,OsFH5基因的功能缺失会导致幼苗叶鞘细胞大小不均,呈现不规则生长,在成熟的颖壳中细胞显著变短。对生长素响应的ARF因子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rad-2中一系列ARF成员表达均显著下调,推测OsFH5极有可能影响了植株对生长素的响应。  相似文献   
65.
春夏之交的三、四月间,走进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边缘或荒坡草地,人们偶尔会发现,地里冒出的一小片紫白两色相间的花朵,美丽异常,却无茎无叶。原来,这就是令不少园艺工作者梦寐以求、奇特美丽的宿根花卉植物——海南三七。  相似文献   
66.
滨州市北部无棣、沾化两县濒临渤海 ,泥质沿岸分布着大量盐碱荒地 ,其地下咸水埋浅 ,土壤盐碱化程度高 ,开发利用难度大。多年来 ,通过采取挖沟排盐、修筑台田、淡水洗盐等措施 ,发展农村生产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其投资大、用工多等特点制约了滨海荒碱地区开发利用进度。为探索荒碱地区综合整治的途径 ,从 1996年开始 ,我们进行了林果草综合改良盐碱地试验 ,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 ,总结出几种成功的造林模式。1 金丝小枣与苜蓿立体种植此种造林方式适用于土壤含盐量 2‰以下、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土壤。金丝小枣早期生长缓慢 ,为充分利用地力…  相似文献   
67.
不同氮肥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亮  荣湘民  谢桂先  王心星  谢勇 《土壤》2014,46(6):971-97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处理比不施氮肥处理双季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增产77.0%~127.1%,晚稻增加62.9%~108.0%;早稻中等量控释氮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水稻单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农学利用率均增加,同时增产5.0%,氮肥利用率提高18.0个百分点;减量控释氮肥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有所下降但氮肥利用率提高18.6~20.2个百分点,晚稻中各控释氮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每穗粒数增加、产量增产,增产率为9.7%~27.7%,氮肥利用率提高28~31.1个百分点,且农学利用率显著提高;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处理间早稻有效穗数、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晚稻中当施氮水平≤162 kg/hm2(按纯氮算)时,水稻单位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随氮肥增加而增加;当施氮水平162 kg/hm2(按纯氮算)时,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8.
根据葛根总黄酮的理化性质,对葛根水提醇沉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以葛根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选用D-100型大孔树脂,吸附速度为2 BV/h,除杂洗脱用水量为4 BV,洗脱剂乙醇浓度为70%,乙醇用量为3 BV.  相似文献   
69.
对生态景观改造后的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的植物应用进行实地调查,得出其应用的植物种类共有93种,分别隶属于45科,其中包括高等水、湿生植物37种和陆生植物56种。其中挺水植物有24种,湿生植物有10种,漂浮植物有1种,浮叶植物有1种,沉水植物有1种。分3个区域(滨水区、驳岸区和水域区)对观音湖植物配置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总体表明:观音湖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较丰富,水生植物的配置方式较丰富,景观效果较好,但仍存在水生植物种类少,缺乏沉水植物层,景观效果不典型,植物养护不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张利萍  高慧  周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30-1331,1361
植物纤维化学成分分析实验主要包括纤维原料的灰分、抽提物、木质素、综纤维素、纤维素、а纤维素和聚戊糖含量的测定。分别剖析各部分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