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羊柴和花棒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柴和花棒在内蒙古干旱地区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用,本研究从解剖学方面对这两个种的营养器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的解剖结构中均表现出旱生结构的特点,而又以羊柴更为突出。本文对这两个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解剖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42.
利用罗马尼亚引进卵色限性品种(简称罗卵色限性品种),通过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手段,初步获得了改良卵色限性品种L菁,经实验室饲养,结果表明,改良卵色限性品种比罗卵色限性品种体质强健好养,抗病、抗逆性强,食桑活泼,茧形大而匀整,茧丝质较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解决了雌雄鉴别的困难,为将来专门饲育雄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2006年春对参加北方蚕业协作区鉴定的九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各项目调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的饲养观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44.
2004-2007年春分别对家蚕新品种鲁17×92进行实验室品比试验和北方蚕区家蚕新品种联合鉴定,调查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主要经济性状稳定,杂种优势强,易饲养,是一对优质、高产、强健、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45.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用显性三眠蚕品种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单杂交,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芊春和知日。通过杂交选配,育成了强健好养、眠性稳定、茧丝纤度细、茧丝质优的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经实验室、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及农村试养成绩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整齐,眠起快齐、上蔟齐涌,生命力强,三眠率达99%以上,全龄经过21 d左右,茧丝长1 100~1 200 m,解舒丝长800~900 m,净度93~95分,茧丝纤度1.9~2.1D,适于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46.
不同处理对梅叶冬青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以及扦插苗质量,研究了插穗粗度、基质类型、ABT-1生根粉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NAA、IBA)及其浓度、细胞活性成分(二甲亚砜DMSO)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添加对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粗度、基质种类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梅叶冬青扦插生根影响显著。插穗粗度以直径0.9~1.6 cm的生根效果最好。黄土、河沙、园土3种基质中,黄土基质生根效果最好。就生长调节剂浓度而言,以低浓度(50 mg/L NAA、50 mg/L IBA、100 mg/L IBA或200 mg/L ABT-1)处理最佳。ABT-1、IBA、NAA的使用均显著提高了梅叶冬青的生根率,但2种生长调节剂IBA和NAA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黄土为基质,在50 mg/L NAA的基础上添加抗氧化剂VC(抗坏血酸)显著抑制了梅叶冬青的扦插生根,添加抗氧化剂PVP和细胞活性组分DMSO显著促进了梅叶冬青生根。在所有的处理中,50 mg/L NAA+600 mg/L PVP+0.5%DMSO的处理生根率最高,达到48.89%。  相似文献   
47.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是蚕种品质检验的2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利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建立检测家蚕一代杂交种良卵数、良卵率的新方法。分别利用这种图像处理方法和人工计数方法检测12个家蚕品种的蚕卵样本每克蚕卵的良卵数、总卵数,采用新方法检测获得的结果数据的相对误差均<1%。对2种方法获取的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数据进行t测验,其t值均小于t0.05(22)=2.074,说明2种检测方法获取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2种检测方法对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的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0.9982,2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数据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人工计数检测方法相比,采用ImageJ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用于生产上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检测。  相似文献   
48.
2005-2008年分别对选配的家蚕新品种“9405×92花”进行实验室品比试验和参加北方蚕区联合鉴定,调查项目、内容、时间和方法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主要经济性状稳定,杂种优势强,易饲养,是一对优质、高产、强健、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用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49.
用定量涂体法测定新型家蚕登蔟剂对家蚕五龄幼虫饷食后48、96、144 h的毒力,结果表明:五龄48 h的kd50为60.86 μl/头或20.87 μl/g,mpd为20.00 μl/头或6.89 μl/g;96 h的kd50为84.65 μl/头或21.96 μl/g,mpd为40.00 μl/头或9.30 μl/g;144 h的kd50为98.51 μl/头或22.49 μl/g,mpd为60.00 μl/头或13.95 μl/g,随着蚕的老熟耐药性逐渐增强,每头蚕的受药量大大低于最大安全剂量。用目前推广应用的稀释浓度40倍促使熟蚕自动登蔟,对家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且茧丝质量略有提高,其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50.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密花连翘进行1.271(CK)、3、4、5、6mg·g-1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以研究其耐盐能力。对新梢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随盐浓度升高,密花连翘的新梢生长量逐渐下降;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盐浓度处理下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显著,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为极显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综合各测定指标以及田间生长表现认为:密花连翘的耐盐性中等,可在含盐量3.00mg·g-1及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