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4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621篇
林业   1740篇
农学   1016篇
基础科学   1088篇
  1064篇
综合类   7244篇
农作物   977篇
水产渔业   809篇
畜牧兽医   4062篇
园艺   1410篇
植物保护   44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698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524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59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太湖螺蚬资源及其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80~1981年太湖底栖动物调查结果,探讨太湖螺蚬资源及其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e)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巴南、江津、合江、宜宾、犍为、巧家、宁南和攀枝花等8个群体的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及巴南、合江和犍为3个群体的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e)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中华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99和0.0182;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d:0.411,Pi:0.0005)。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两种鱼均无显著地理遗传分化,但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揭示了中华金沙鳅存在群体内遗传分化,形成三个谱系,表明缺乏长期亚群体隔离和高水平基因流。中性检验和Bayesian skyline plot(BSP)结果表明,中华金沙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在10万~17万年前。  相似文献   
993.
介绍鱼类组织中蛋白质及同功酶的电泳方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正> 近年来用醋酸纤维薄膜、琼脂糖、淀粉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作为支持物的电泳分离技术,对生物的各种组织蛋白及同功酶的研究已广泛应用。目前利用蛋白电泳和同功酶谱的变化来鉴定鱼类、了解种的地理分布、生理情况以及遗传育种、生物进化等方面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实验生化技术。几年来,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通过实验在某些方面作了改进,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方法和经验分别作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研究5种收割强度对粉绿狐尾藻生长和水质的影响,为沉水植物调控管理提供参考。设不收割组作为对照组,收割组收割强度分别为株高的15%、30%、45%、60%和75%。将收割的植物称量干重和鲜重,统计株高、分枝数,测定新生枝条的恢复长度。每次收割前1 d对所有处理组的水样进行水质测定。结果表明:(1)收割对粉绿狐尾藻枝条生长恢复和株高影响显著(P<0.01)。对照组最终株高最高,达到187.0 cm,并在水面形成冠层。第1次收割后20 d,低强度(15%和30%)收割组恢复或超过收割前水平,中强度(45%)收割组枝条全部恢复,但高强度(60%和75%)收割组的恢复率明显低于低、中强度收割组,恢复率分别为80.68%和62.00%。第2次收割后20 d,15%和30%收割组的粉绿狐尾藻全部恢复,45%收割组的恢复率为91.44%,高强度收割组的恢复率明显降低,恢复率分别为76.09%和42.22%,至实验结束时高强度收割组都未恢复。随着收割频次的增加,枝条恢复的时间延长。(2)收割减少了粉绿狐尾藻分枝数。对照组分枝数最高,达到6.9枝/株,15%~75%收割组分别为4.3、4.0、3.6、2.2和1.8枝/株。(3)收割显著降低了粉绿狐尾藻的生物量(P<0.01)。15%~75%收割组的生物量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0.11%、3.23%、2.47%、2.29%和0.80%。(4)粉绿狐尾藻收割对水质影响显著。收割后,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降低,且收割强度与收割次数对氮磷浓度影响显著(P<0.01)。与第1次收割相比,第2次收割后,15%收割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较前次下降13.63%和24.82%,30%收割组下降12.90%和22.87%,45%收割组下降8.24%和25.04%,高强度(60%和75%)收割组下降6.66%和34.91、9.64%和17.64%。收割强度会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和叶绿素(Chl-a)有影响,高强度收割使得水体中的SS和Chl-a含量明显升高。收割对控制粉绿狐尾藻生长效果明显,结合水质指标,以低强度收割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995.
翘嘴红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性鱼类,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在翘嘴红鲌鱼种培育池中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池塘条件池塘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12亩,水深1.7m。池塘配备功率为2.5kW增氧机和抽水机泵1台套。5月上旬,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20天左右再进水10cm,用生石灰15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经过过滤向池塘注水至水…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约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肥育猪24头,根据体重和性别一致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饲养在一个圈舍内,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试验2组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8%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10%豆粕。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1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日增重增加1.30%(P〉0.05);试验2组日增重降低15.58%(P〈0.05),料重比提高12.50%(P〈0.05)。2)生长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总蛋白提高8.94%(P〈0.05)。试验1组生长阶段和肥育阶段谷丙转氨酶分别降低19.17%(P〈0.05)和15.50%(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生长肥育阶段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和肥育阶段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葡萄糖各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和肥育阶段2个试验组对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蜜粉源植物是养蜂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养蜂生产的主要依据。为了解重庆万州区蜜粉源植物资源,为发展万州区养蜂业提供依据,对重庆万州区蜜粉源植物的种类、分布、面积、开花泌蜜习性等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利用万州区内蜜粉源植物的放蜂路线,为养蜂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饲料制粒可以提高采食量和缩短采食时间,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原料的粉碎和调质是制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肉鸡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粉碎粒度过大会导致混合不均匀、颗粒品质欠佳等不利影响,并且对动物的采食及采食后的物理性消化产生影响,粒度过小则会对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调质过程主要是使饲料受到水热作用,使其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调质温度是调质环节的关键参数,温度的高低对蛋白质变性及淀粉糊化程度有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率.同时,调质温度过高会导致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及维生素等严重失活,反而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肉鸡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粉碎粒度、调质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蛋黄颜色是衡量禽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蛋黄呈金黄色,蛋黄色泽的鲜艳程度直接影响到禽蛋的商品价值。消费者将金黄色的蛋黄与质量和健康联系在一起,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蛋黄颜色开始变浅,这已成为困扰养鸡业的一个难题。生产者重点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其家禽群体最佳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以最少的成本生产最高价值的产品,这种要求最初并且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表现对数量的追求上。当然,随着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消费者越来越苛刻的消费需求,为市场提供有吸引力的蛋黄颜色,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增强禽蛋在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显著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赛克灵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和舍内有害气体氨气和硫化氢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周龄京红父母代健康种鸡9600只,随机分为A、B、C 3个处理,其中A、B处理为试验组,C处理为对照组,每处理设4个重复,8周试验。结果表明:在京红蛋种鸡饲粮中添加0.1%、0.2%赛克灵,可改善蛋种鸡生产性能(P〉0.05)、提高成活率(P〉0.05)、降低死淘率、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氨气(NH3)和硫化氢(H2S)含量(P〉0.05)、改善蛋种鸡舍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