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以两系杂交稻PA64S/E32和汕优63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同化产物分配等关键指标。在中午(高光高温)和叶衰老过程中,PA64S/E32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降低较少;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加较少。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两系杂交稻PA64S/E32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表现耐光抑制。通过用同位素14C对光合同化产物运转分配进行研究,发现两系杂交稻PA64S/E32光合同化产物向穗部的运转速率和分配比率均较高,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源库协调性。上述有关光合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可能是两系超级稻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的适宜光强和温度条件, 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和4080120160200 μmol·m–2·s–15个光照强度梯度, 对脆江蓠进行二因素多水平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光强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脆江蓠的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 温度为相对生长速率(RGR)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光强120 μmol·m–2·s–1, 温度20℃条件下, 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光合色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随光强增大先升后降, 其中光强对藻红蛋白(PE)、叶绿素(Chla)含量的影响较大, 温度对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的影响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和光强的升高而升高, 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丙二醛(MDA)含量随温度和光强的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主要受温度影响。结论认为, 脆江蓠生长最适条件为光强120 μmol·m–2·s–1, 温度20℃; 25℃高温下脆江蓠细胞受害程度较高; 40~120 μmol·m–2·s–1光强范围内, 提高光照强度可提高脆江蓠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烟草青枯病发生与土壤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明确与青枯病发病程度相关的因素,通过田间调查收集青枯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并用16S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 ITS)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烟株发病与未发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烟株发生青枯病的根际土壤中,随着烟株发病程度的加重,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降低,硝态氮(NO-3-N)含量升高;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镰刀菌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Pseudaleuria与细菌群落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高于正常烟株根际土壤;通过LEFse及相关性分析发现,柱孢霉菌属(Cylindrocarpon)、毛霉属(Muco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可能是不同青枯病发病程度烟株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在属水平产生差异的主要物种;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总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可能是影响烟...  相似文献   
34.
于光照度0、500、2000、4000lx下,各设置4个温度梯度对脆江蓠进行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度组合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2个环境因子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均有显著影响。光照度2000~4000lx时脆江蓠对氨氮吸收率明显比0~500lx光照条件下的高,差异显著;温度对氨氮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磷酸盐的吸收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并在15~20℃吸收率较好;光照度500~4000lx时脆江蓠对PO43--P的吸收率均较高,光照度对PO43--P的吸收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以经济褐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磷营养条件对其生长、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黍子的生长受氮、磷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显著.氮、磷浓度在不高于400、25μmol·L-1下培养3 d可显著促进海黍子的生长,超过该浓度后,则抑制海黍子的生长;继续培养至7 ...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不同温度(5℃、10℃、15℃、20℃、25℃)和光照[50、100、200 、300μmol/(m^2·s)]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生长、光合色素和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光照对这3个方面均有显著影响(P<0.05)。铜藻在5℃~20℃、50~300μmol/(m^2·s)时均可生长,且最适生长条件为20℃、200~300μmol/(m^2·s),特定生长率较高。温度高于25℃,藻体基本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现象。25℃、50μmol/(m^2·s)时,铜藻色素积累较多。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在10℃、20℃时最高,不同光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在5℃~10℃、50μmol/(m^2·s)时最高。粗脂肪含量在10℃和25℃时最低,不同光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褐藻胶含量在10℃、100μmol/(m^2·s)时最高,岩藻黄素含量在10℃、50μmol/(m^2·s)时达到最大。褐藻多酚含量在低温为 5℃或高温25℃、200~300μmol/(m^2·s)高光下达到最大。研究表明,室内培养铜藻在20℃左右、200~300μmol/(m^2·s)时,生长速率最快,而铜藻在10℃、100μmol/(m^2·s)环境条件下,藻体色泽及健壮程度更好,铜藻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可进行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本研究结果对铜藻养殖及其活性物质提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38.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in lateral buds of Populus yunnanensis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the lateral buds collected from stems of three-year old cuttings of P. yunnanensi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contents of ABA, IAA and ZR in the lateral buds in the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ABA and IAA were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ents of ZR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valu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reached maximum in spring. The content of each endogenous hormone among different seasons was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ratio changes of ZR/ABA, ZR/IAA and ZR/(ABA+IAA) wer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and all reached the maximum in winter,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srping.  相似文献   
39.
标准化“三位一体”生态无公害养猪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是在原“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基础上.对养猪圈舍、暖棚、沼气池等设施按照标准化无公害养猪技术要求进行改进.重点研究了长城北部地区不同季节。大棚式猪舍的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要素的调控设施与调控技术,同时对目前农户小规模养猪户的养猪品种、饲料、饲养方法及疾病防治等环节按照国家和河北省无公害养猪技术规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达到猪舍沼气池等设施建设标准化、猪粪尿处理无害化,养猪品种优良化。饲料营养标准化,添加剂使用、防治用药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科学化,最终使农户养猪效益明显提高.生猪产品质量达到优质无公害要求。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56株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优树基因组遗传变异、54个滇杨优树无性系3a苗木落叶期侧芽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DNA-AFLP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8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9.25%,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92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58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14;除有效等位基因数相等外,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4项遗传多样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但2个优树群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流(Nm=21.64)。cDNA-AFLP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6条带,其中平均差异性条带百分率为82.70%,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270和1.241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7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809;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基因表达差异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且二者之间的基因流值较大(Nm=27.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滇杨2个优树群体在DNA水平和cDNA水平的遗传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