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退糖在龙眼果实过熟时出现,是影响龙眼果实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品种龙眼果实过熟时退糖的速度不同。本研究通过比较32个龙眼品种果实退糖的时间和退糖过程中糖含量的变化,利用统计分析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龙眼品种果实的退糖特性。结果表明:(1)根据退糖发生时间可将32个龙眼品种分为四大类型:极快退糖、快退糖、慢退糖和极慢退糖品种,其退糖时间分别为5~8、10~11、15~16 d和20 d;(2)成熟时龙眼果实TSS含量的高低与退糖速度无关;(3)龙眼果实的退糖主要是由于蔗糖含量的大幅度下降;(4)依据蔗糖含量的下降速率进行聚类,可将32个品种龙眼分为3个类型:极快退糖型、快退糖型、慢退糖型,3个类型品种与按退糖时间的分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2.
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理化指标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龙眼Dimocarps longan果实贮藏品质理化指标评估体系,实现龙眼贮藏品质的简便、有效评估.【方法】以30个品种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分层聚类等,对果实的贮藏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与分类,建立贮藏品质预测模型.【结果和结论】分别获得了30个品种龙眼果实不同贮藏效果的综合评分,包括常温果皮褐变和质量损失率、低温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其结果与对应不同时期的贮藏效果指标均显著相关.分别建立了龙眼果实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效果的数学预测模型,筛选出有效预测指标:常温贮藏品质理化指标包括熟性、外果皮a*值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低温贮藏品质理化指标包括果皮龟状纹、果肉总糖含量和风味,从而构成了贮藏品质评估理化指标库.对30个品种果实在常温和低温下的贮藏能力进行分类,均获得了4个类别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43.
套袋对石硖龙眼果实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前使用不套袋、白色纱网袋、黑色遮阴网、绿色纱网袋、蓝色纱网袋(以下分别称为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5种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品质和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间落果率无显著差异;套袋对果实大小和单果质量影响不一;套袋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颜色,提高其亮度(L*值),增加其色饱和度(C*值),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提高果皮中类黄酮(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分别为2.16、2.67**、2.67**、2.57*、2.60*U.g-1)和花青苷的含量,促进果皮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分别为0.56、0.64*、0.59、0.68**、0.61 mg/g),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一;各套袋处理均促进了龙眼4℃贮藏过程中果皮的褐变,改变了龙眼果实在4℃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表现为提高了呼吸强度,促进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也提高了PPO酶和P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44.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荔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是典型亚热带果树,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18年荔枝面积为551 746 hm~2,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增长了82.7倍,产量约3 028 100 t,增长了175.4倍,且产期从4月下旬到9月底共达5个月。几代科技人员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已建立国家(广州)荔枝果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荔枝种质400多份,培育新品种38个,优异品种通过区域性试验得到推广应用。近十年来创制了杂交苗数十万株。1980年代研发了螺旋环剥控梢、促花和保果技术,初步克服了荔枝适龄树不开花结果问题;近年则在主要性状分子鉴定、成花与坐果生物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病虫害、贮藏保鲜、加工和机械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尤其是明确提出了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性划分"和具假种皮果实发育"球皮对球胆效应"的假说,为花果发育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本解决"成花难和坐果难"问题。已明确,荔枝果皮中大量存在的漆酶,是一种定位于液泡的酚氧化酶,可催化果皮中的表儿茶素与其低聚物花色素苷等氧化聚合形成褐色产物,从而引起果皮褐变。荔枝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作物,目前有岗站专家29名,团队成员120多人,覆盖示范县55个,带动技术推广骨干165人。展望未来,要重点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优质丰产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5.
贮藏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与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以“淮枝”的材料,着重研究了分析了荔枝(LichichinensisSom)贮藏过程中果皮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具有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它们在果皮褐变过程中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别,随着果皮的褐变,PPO和POD均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新酶带与酶活性的变化和果皮褐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果期病害防治与养分管理对龙眼果实特征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获得提升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采前优化管理模式。【方法】以品种‘石硖’为材料,以病害防治(因素A)、施肥类型(因素B)和激素调控(因素C)为试验因素,设计L12(4×33)的大田正交试验,共12个处理组合(BR1—BR12),其中BR1为对照;观测果实成熟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定期观察果实在5℃下的贮藏效果,筛选优化作用显著的试验因素和水平。【结果】11个果实品质和20个果实矿质营养指标(包括果皮和果肉)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19%—49.50%和5.14%—77.43%,除感官指标果净度、果锈度和果肉爽脆度外,其他指标在各处理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贮期延长,各处理果实霉变、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程度增强,好果率下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聚类结果显示,BR11和BR12贮藏效果最佳,褐变、自溶与霉变率评分均最低,好果率最高,耐贮性最好,贮藏寿命约40 d,比对照BR1延长了近15 d;反之,BR1和BR2耐贮性最差,贮藏寿命约25 d。相关分...  相似文献   
47.
以"石硖"品种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 Shixia)果实为材料,以(5±0.5)℃冷库低温预冷,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A(SO2保鲜纸复剂用量)、B(SO2保鲜纸助剂用量)、C(预冷方式)、D(预冷时长)对龙眼果实(5±0.5)℃贮藏后综合出库品质与货架商品率的影响,并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贮藏35 d后,所有处理果实综合出库与货架商品率均优于对照,表现为色度值L*、a*、b*、C*和h°均趋向优质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类黄酮含量大幅增加,与果实表面呈现明亮的黄绿色相一致,而对照果实则为黑褐色;果皮膜透性均高于对照,SO2残留主要集中在果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达极显著性差异。因素A对贮藏效果影响最大,其次D,而B、C影响最小。检测指标中,ΔL*和综合出库品质差异最显著,其次综合货架失重率、果肉SO2含量和综合货架商品率。结合均值比较结果,认为A3B3C1D2是合适的处理组合,即使用"0.21%复剂用量+0.03%助剂用量+敞口预冷+预冷20 h"的处理组合结合低温贮藏,龙眼果实能够获得较好的出库与货架品质。  相似文献   
48.
由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福建莆田学院、广东省清远市政府和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协办的“第二届国际枇杷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1~5日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成功召开。会议代表包括来自西班牙、比利时、土耳其、巴基斯坦、美国  相似文献   
49.
以早钟6号、长红3号和解放钟等3个枇杷品种为试材,研究经18℃预处理24 h后,在5℃下贮藏对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比较3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低温条件下,长红3号果实营养品质下降较平缓,早钟6号其次,解放钟下降最剧烈。18℃预处理能显著延缓解放钟果实TSS含量、Vc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上升,但对早钟6号和长红3号效果不显著;也不能延缓枇杷果实硬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50.
龙眼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龙眼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龙眼嫩梢、嫩叶、花穗和果实。该病害既是导致龙眼叶片枯死、花穗变褐腐烂、早期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龙眼采收后贮运期间腐烂的重要原因。本试验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龙眼炭疽病病菌的毒力作用,并用优选出的4种杀菌剂和2种木瓜内生菌对龙眼采后炭疽病进行了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龙眼炭疽病的有效拮抗内生菌和高效化学杀菌剂,减小炭疽病对龙眼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