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野生松乳菇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松乳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分别接入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获得松乳菇试管母种,菌褶分离成功率25%,柄基分离成功率80%,柄与盖交界处分离成功率33%,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桂云3号’是由野生菌株人工驯化、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广温广适型新品种。子实体多单生,耳片呈浅褐色、透明度强,耳基小,耳脉无或很少。耳片胶质含量多,弹性好,干品强烈收缩,泡发率1︰20以上,商品性佳。出菇温度23~28℃,出耳周期为55~70 d,耐高温。生物学转化效率115%~140%,规格15 cm×55 cm的栽培袋(干料以杂木屑为主,约900 g)干耳产量50~75 g·袋-1。适于广西中部、北部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4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探索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及子实体硒含量、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总硒浓度直接影响秀珍菇子实体硒含量,随总硒浓度增加,子实体硒含量升高;总硒浓度为0.07~1.47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在《富硒农产品》(GH/T 1135-2017)规定范围内,硒未超标,产品安全;总硒浓度为0.22 mg·kg-1时,供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较高;总硒浓度增加可以提高秀珍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栽培料总硒浓度增加时,子实体的砷、镉、铅含量不会相应增加,富集的硒与砷、镉、铅也不会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黑木耳菌株的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分析了在同一条件下栽培的5个黑木耳菌株的基本营养成分和钙、铁、磷三种矿物质元素。蛋白质含量在10.0~16.2 g/100 g,脂肪0.29~0.39 g/100 g,粗多糖5.59~9.52 g/100 g,氨基酸8.31~14.35 g/100 g,膳食纤维51.92~57.57 g/100 g,钙337.1~614.9 mg/100 g,铁5.3~35.4 mg/100 g。5个黑木耳菌株基本成分的含量差别不大,但5个菌株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别较大,YE1的铁、钙含量明显比其他菌株高,可以作为富集钙、铁菌株选育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木薯渣熟料袋栽草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子壳熟料栽培草菇,设置5个栽培料配方,观察和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木薯渣配方①和②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菌株V9,V365和Vh在此配方上的菌丝长速、长势和产量虽稍差于全棉子壳配方(CK),但是其生物学转化率达22.4%~28.6%,其中草菇菌株V9和Vh在配方①和②上的投入产出比还优于CK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8.
为了综合利用木薯渣废弃资源,本研究以木薯渣作为基本原料,辅以不同比例的蔗渣、菌糠等,配制成9个配方的木薯渣复合基质,并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和辣椒穴盘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复合基质的容重、pH、C/N、电导率和大小孔隙比均在优良无土栽培基质要求的范围内;其中,复合基质配方2(67%木薯渣+5%蔗渣)、配方7(62%木薯渣+10%菌糠)和配方9(42%木薯渣+30%菌糠)对辣椒穴盘育苗的效果最好,所对应的辣椒苗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比其它基质配方高,辣椒苗根部结团效果亦较好。因此,利用木薯渣可以合成复合基质用于辣椒的无土栽培穴盘育苗,该研究结果将为木薯渣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以桉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毛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以桉木屑种植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采用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桉木屑毛木耳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灰分含量高于杂木屑毛木耳;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砷、铬、锡和镍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的限量要求,且不存在农药残留情况;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证明,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2.00 g·kg-1 BW,桉木屑毛木耳为无毒级食品;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综上所述,桉木屑用于栽培毛木耳食用安全性高。本研究为桉树加工副产物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东南沿海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广西东南沿海甘蔗种植区北海和钦州两地甘蔗根际土壤中从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甘蔗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蔗区甘蔗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根据形态结构鉴定孢子种属.[结果]分离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两个类型,无梗囊霉属3个类型,盾巨孢囊霉属1个类型.[结论]供试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A.sp1在两地蔗区出现数量最多,为共有种,两地蔗区特有种:钦州为未定种A.sp2,北海为S.grega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