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317篇
  302篇
综合类   1776篇
农作物   154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845篇
园艺   605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观赏海棠新品种"花冠"是由"绚丽"(‘Radiant’)开放授粉,实生选种育成。树姿直立,生长势强。成熟叶片绿色。花蕾红色,花朵粉红色,花瓣椭圆形,基部离生。每个花序的单花开放后在萼片处仍聚拢,花序似一个花束。平均花冠大小3.8cm,花期13~15d。连续开花结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果面光滑,呈黑红色,降霜后果实仍较硬,经冬不落,观赏性高。适宜于辽宁地区庭院、小区、街路、广场绿化。  相似文献   
132.
以当年生山定子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变温(5℃→20℃→10℃→0℃)条件下添加钙盐(2%CaCl_2和1%CaAc_2)和钙抑制剂(20mmol·L~(-1)EGTA和0.1 mg·L~(-1)LaCl_3)对山定子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处理导致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平缓。添加钙盐处理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氮代谢关键酶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有机钙处理的效果更显著。两种钙抑制剂EGTA和LaCl_3处理的效果有所不同,其中EGTA处理的NR和GS活性在升温阶段低于对照,在降温阶段高于对照,对GOGAT活性一直起抑制作用,且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含量。而LaCl_3处理能够不同程度诱导各酶活性的表达,并且能够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本研究的结果对冷凉地区苹果钙素营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3.
食物安全的内涵、指标与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全球食物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前景并不乐观。作为世界上人口和食物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食物安全面临更大挑战,但对其认识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为了准确把握食物安全的内涵,科学评价中国食物安全的状况,首先分析了食物安全概念的演变,然后总结了评价食物安全状况的供需平衡指标、消费指标、营养指标、综合指标,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状况的常用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今后食物安全的研究应由单纯的粮食安全转向包括所有食物种类的食物安全,内容应更注重食物综合保障能力及营养安全。  相似文献   
134.
<正>橄榄蛏蚌(Solenia oleivora)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橄榄蛏蚌曾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泛分布,但近40年来,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橄榄蛏蚌自然资源日益衰退。鉴于其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阜阳市水产发展中心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2018年首次突破其人工繁育关键技术,2020年实现全人工繁养,为我国橄榄蛏蚌繁育保护与养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明茶多酚不同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形态特征及肌肉品质的影响,为高性价比鲟鱼配合饲料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均重为(200.54±0.38) g的健康杂交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饲粮茶多酚不同添加水平[0 mg/kg(CK)、30 mg/kg(D1)、60 mg/kg(D2)、90 mg/kg(D3)和150 mg/kg(D4)]对鲟鱼形态特征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茶多酚不同添加水平杂交鲟的头长、头高、体长、体高、叉长、尾柄上部长和尾柄下部长分别为8.99~9.42 cm、3.81~6.77 cm、33.21~40.77 cm、4.20~7.11 cm、40.31~52.73 cm、2.24~3.51 cm和3.35~4.91 cm,分别以D1、D2、D3、D3、D3、D2和D3最长或最高,D  相似文献   
137.
臭氧技术在消毒防疫方面显示出独特作用。臭氧短时间内弥散到圈舍各个角落,瞬间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类等侵染性的病菌,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同时消除异味,改善环境。臭氧技术处理饮用水可净化水质,减少或杜绝畜禽胃肠道疾病发生,提高畜禽免疫力,生产绿色肉、蛋、奶食品。  相似文献   
138.
探讨了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可行性.利用12个动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和14个植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平均光谱来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压缩,模型的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分别为0.969、0.090.4个配合饲料样品作为外部验证未出现误判.结果表明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9.
基于图像处理的温室黄瓜霜霉病诊断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提高温室黄瓜霜霉病诊断的准确率,构建了一个基于图像处理的温室黄瓜霜霉病诊断系统。针对温室黄瓜栽培现场采集的病害图像,采用基于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的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病斑图像分割,并采用决策树模型扩展一元势函数,提高病斑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将分割后的病斑图像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并提取其颜色、纹理和形状等25个特征,利用粗糙集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与优化;构建了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SVM分类器,准确地识别与诊断温室黄瓜霜霉病。系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的病斑分割方法,能够克服复杂背景和光照条件的影响,准确地提取病斑图像;采用粗糙集方法能够有效地选择分类特征,将25个初始特征减少到12个,提高了运行效率;黄瓜霜霉病识别准确率达到90%,能够满足设施蔬菜叶部病害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0.
论人工神经网络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及可能的应用范围,最后给出了在农业工程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