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用36对水稻微卫星(SSR)引物,对稻属428份东南亚及南亚AA组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选取的SSR标记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达100%。36个多态位点共扩增出31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3~17个,平均8.6。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为0.650,变幅为0.337(RM455)~0.865(RM169)。东南亚稻属AA组的SSR多样性大于南亚,两地区又以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指数(He)最大。种(类型)间遗传分化东南亚小于南亚,其中以尼瓦拉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特异等位基因的数量、涉及的位点数及频率均表明东南亚及南亚稻属AA组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而某些特异位点(如RM161)等位基因所显示的较高频率,则表明该位点较高的鉴别效率。  相似文献   
22.
对抗拿扑净谷子新品种冀谷36号、冀谷41号、K 1043和常规谷子新品种晋谷36号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梯度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浸泡时间,随着拿扑净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同一浸泡浓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种子的存活率逐渐下降,不同谷子品种抗性水平有差异,且浸泡30min是一个时间拐点。F1代抗感分离比例未符合理论值3∶1,但仍可以作为快速鉴定抗性方法进行应用,且采用低浓度浸泡10min即可进行抗性判断。  相似文献   
23.
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 平均10.5个; 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 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稻种, 栽培稻等位基因数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70.2%和88.2%, 其中, 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65.4%和53.0%, 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仅为地方品种的81.1%。AMOVA分析表明, 总变异的10.3%是由于种间SSR遗传差异所引起的, 不同SSR位点种间的分化程度不同, 在0.7%~46.3%之间, 有43个位点种间遗传分化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以RM427分化最为明显, 达46.3%。聚类分析表明, 中国普通野生稻总体偏粳, 极少数广东、海南材料偏籼。  相似文献   
24.
谷子品种晋谷59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谷59号(太选15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晋谷30号×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品种,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5.
春播谷子品种(系)生态适应性鉴定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比较18份春播谷子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生育期,分析春播谷子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茎秆重、穗拉重及单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千粒重和出谷率的变异系数较小;穗长和穗柄长、单穗重、穗拉重及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单穗重和穗粒重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7个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2.10%,单穗重和穗粒重可作为评价谷子品种的首选性状,其次为株高和穗柄长,最后是千粒重因子。  相似文献   
26.
为筛选适宜丘陵旱薄地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在山西省3 个试验点连续2 年种植本单位自育的9 个谷子新品种,以‘晋谷21 号’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试验点参试品种表型性状及产量年际间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左权县试验点4 个测验指标年际间变化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榆次区年际间差异仅产量达到显著水平,盂县除株高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2012 年指标数值高于2013 年;参试品种的株高和穗长在3 个试验点差异显著,榆次区参试品种的平均株高最高(2013 年169.5 cm;2012年162.1cm),左权最低(2013 年123.8 cm;2012 年117.9 cm);榆次区2013 年平均穗长最高(24.4 cm),盂县2013 年穗长最低(14.3 cm)。另外,不同谷子新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不同,而且各试验点新品种产量水平均高于当地主推品种‘晋谷21号’。  相似文献   
27.
<正>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特别是近年来冬季少雪、春季少雨,农田土壤水分严重缺乏,春谷从播种到出苗阶段旱情严重。推广应用谷子抗旱保全苗及苗期管理技术,对春谷获得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对175份来源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29个表型性状鉴定和36对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谷子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质量性状最低;不同类性状中,单穗码数、开花至成熟日数和粒色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082 8、2.012 5和1.078 7。36对SSR引物中,共检测到401个等位基因,平均11.4个,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2.017 2和0.810 6;标记B142、B225的Shannon指数和PIC值最高,是评价谷子遗传多样性的理想SSR标记。不同生态区表型和SSR标记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春谷中晚熟区(ML)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春谷早熟区(EM)次之,夏谷区(SS)最低;春谷中晚熟区谷子品种有10个性状指标最高,且全生育期最长。春谷中晚熟区不同类型材料中,汾阳的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SR标记Shannon指数均最高,长治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太原Ⅱ的生育期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类型材料间差异较低,其中7个数量性状指标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汾阳的株高最高,出谷率最...  相似文献   
29.
鉴定了264份国内谷子品种(系)的29个表型性状,并进行了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1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2.0078,其中以穗粒重的最高(2.0841);9个质量性状H′为0.7293;不同生长期H′为1.6620,其中开花至成熟期最高,达2.0387。相关性分析表明,数量性状中,64个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高与各生育期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质量性状中,叶鞘色和叶枕色,粒色与米色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生长期中,开花至成熟期与全生育期相关系数最高。20个表型性状与综合得分F值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叶长、单穗重、穗粒重和主穗长与F值的相关系数较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以中晚熟、高秆、大穗材料为主,类群Ⅱ以中矮秆、小穗材料为主,类群Ⅲ以早熟、矮秆材料居多,表型聚类结果未见明显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