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1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642篇
农学   591篇
基础科学   527篇
  457篇
综合类   3344篇
农作物   351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1918篇
园艺   832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一,穴盘 砧木选用50孔穴盘,接穗选用288孔、128孔穴盘或塑料育苗平盘,断要挟嫁接后嫁接苗插于50孔穴盘中。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甚为关注。猪的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旋毛虫病的宿主是猪和犬,旋毛虫猪肉是人旋毛虫的重要传染来源。旋毛虫猪肉快速检验是防止旋毛虫病既经济又可靠的办法,现介绍几种检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自噬在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睾丸支持细胞株TM4凋亡中的作用,用不同浓度ZEA(0、5、10、20μmol/L)处理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20μmol/L ZEA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CQ)或促进剂雷帕霉素(RAP)后对TM4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及自噬关键蛋白LC-3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 ZEA以上染毒组Bax/Bcl-2的比值、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20μmol/LZEA+c Q可使ZEA诱导的TM4细胞的凋亡率上升,Bax/Bcl-2的比率以及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表达上升;20μmol/LZEA+RAP,可使ZEA诱导的TM4细胞的凋亡率下降;Bax/Bcl-2的比率,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及LC-3的表达显著上升。结果表明:在ZEA诱导的TM4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细胞凋亡率与自噬水平的高低有明显的关系,抑制自噬,ZEA诱导的TM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促进自噬,ZEA诱导的TM4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自噬能够延迟TM4细胞发生凋亡,自噬在ZEA对TM4细胞的毒性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本病多见于绵羊和山羊,特别是幼羔最常发病。据统计甘肃省32个县市有发生本病的记载,尚有的县市虽无资料记载,实际是有本病的存在。1流行特点本病除幼羔易感外,成年羊同样易感但发病较少。幼羔群内一旦传入本病常可全群发病。一般群内呈零星发生。其他牲畜一般不感染发病。常见于秋季。病畜患部干痂内存留有口疮病毒,随着痂块的脱落而把病毒散布到外健康羊的皮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旨在探讨赖氨酸缺乏或过量对肉鸡生长发育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3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3个处理组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0%(缺乏,LL)、1.00%(适量,ML)、1.40%(过量,HL)。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与ML组相比,LL组极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增加了耗料增重比(P0.01),而HL组对其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与ML组相比,LL组极显著降低了肉鸡的胸肌率(P0.01),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与ML组相比,LL、HL组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FABP1、ACC、ME、SREBP-1mRNA表达量(P0.05),HL组显著降低PPARɑmRNA表达量(P0.05),而LL组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缺乏或过量及其导致的氨基酸不平衡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肝脏脂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肉鸡的生长发育及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66.
正麻杏石甘散是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咳嗽的传统方剂,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为君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臣药,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为使药,四味中药配伍,剂量加减,共奏清热止咳功效。1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大功率电风扇、粉碎机、混合机、标准筛、电子秤、薄层层析缸、紫外灯、高效液相检测仪、水分快速检测仪等。药物: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中药饮片,氟苯尼考。  相似文献   
67.
2017年5月21日,陕西省榆林市某养殖场的蛋鸡出现异常死亡。经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H7N9流感疫情。为找出引发疫情的可能原因,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分析发病的风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该场饲养规模较大,共有8栋鸡舍,饲养4.5万只蛋鸡;疫情暴发突然,病程仅为5 d;蛋鸡死亡2.2万只,死亡率为48.9%;疫情具有明显的场内传播规律,从靠近鸡场入口的鸡舍逐渐向内蔓延;产蛋高峰期蛋鸡的发病风险是雏鸡的37.458倍,差异显著(P0.05);所分离毒株的HA基因裂解位点有4个氨基酸插入,为变异株;该起疫情可能是通过运输淘汰蛋鸡的车辆、野鸟、饲料和饮水,以及调入雏鸡等途径引入的。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发布了封锁令,划定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在疫区采取了扑杀、无害化处理、关闭疫区内所有禽类产品交易市场等控制措施。采取以上处置措施后,疫情得以快速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8.
云南省德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通过抽检发现,辖区内某兽药经营服务部涉嫌销售劣兽药。经该县农业局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本文重点介绍了案件来源、调查过程、处理情况等执法内容。分析了案件定性、执法主体适格、自由裁量权应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以期为同类案件查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肠球菌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3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70只,平均体重为(1 767.94±174.20)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8、1×109和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Ⅴ、Ⅵ和Ⅶ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8、1×109和1×1010CFU/kg粪肠球菌。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9CFU/kg粪肠球菌显著提高了终末体重(P0.05);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9、1×1010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1×109、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8、1×109、1×1010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9CFU/kg粪肠球菌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1×108、1×109、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8、1×109、1×1010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脂肪消化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9CFU/kg粪肠球菌均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4)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组绒毛长显著高于1×108CFU/kg粪肠球菌组,针绒比显著低于1×108CFU/kg粪肠球菌组(P0.05)。由此可见,冬毛期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9CFU/kg粪肠球菌时,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和毛皮品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为对象,评价饲用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5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32头4~5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每种磷酸盐设5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共9个处理(0添加组共用)。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死亡率等指标在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5~35天,MDCP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试验第15~35天和第1~35天,随着饲粮磷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2)不同磷酸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对仔猪饲粮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MDCP组饲粮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DCP组(P0.05);0.10%、0.15%和0.20%无机磷添加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3)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血清磷、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在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试验第35天时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M DCP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M DCP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低于DCP组(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血清CT含量在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磷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96%、102%和115%,平均值为104%。4)不同磷酸盐和不同无机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股骨、胫骨和掌骨的骨骼断裂强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股骨灰分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255%。综上所述,以试剂级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100%,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设定血清指标和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4%和2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