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13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24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5篇 |
农学 | 416篇 |
基础科学 | 346篇 |
305篇 | |
综合类 | 2340篇 |
农作物 | 288篇 |
水产渔业 | 128篇 |
畜牧兽医 | 1294篇 |
园艺 | 720篇 |
植物保护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230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228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58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316篇 |
2011年 | 375篇 |
2010年 | 339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30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283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3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本病多见于绵羊和山羊,特别是幼羔最常发病。据统计甘肃省32个县市有发生本病的记载,尚有的县市虽无资料记载,实际是有本病的存在。1流行特点本病除幼羔易感外,成年羊同样易感但发病较少。幼羔群内一旦传入本病常可全群发病。一般群内呈零星发生。其他牲畜一般不感染发病。常见于秋季。病畜患部干痂内存留有口疮病毒,随着痂块的脱落而把病毒散布到外健康羊的皮 相似文献
42.
43.
鸭MyoG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其在鸭心肌组织发育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在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并能与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MEF2基因家族协同促进肌肉的分化,而其在心肌发育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为研究其在胚胎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扩增了鸭MyoG基因CDS序列,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MyoG在鸭E10、E14、E18、E22、E27 d及出生后1周雏鸭(P7 d)心肌组织中共6个阶段的表达变化。基因扩增得到鸭MyoG基因CDS序列共684bp,编码227个氨基酸,预测其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域。结果表明:MyoG在鸭E10 d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E14、E18、E22和E27 d(P0.05);E14 d与E18 d,E22 d和E27 d之间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MyoG在鸭出壳前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出生后1周,表达量又明显上升,与E22 d和E27 d差异显著(P0.05)。MyoG在鸭心肌组织的发育中起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MyoG的bHLH结构域直接或以MEF2基因家族介导间接实现对心脏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獭兔不同发育时期盲肠组织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其发育规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出生后1,15,30,60d)獭兔各6只进行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盲肠组织结构.结果发现,獭兔盲肠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高度、杯状细胞的体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半环形皱襞间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小,皱襞的长度和体积也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此外还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八点黑獭兔盲肠蚓突内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增多,黏膜下层内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多,黏膜皱襞变得密集.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树叶饲料对林麝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取12头年龄相同、体况良好的雄性林麝[体重(8.0±0.5) kg],随机分为6组。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整个试验期为84 d,共分为6期,每期14 d(预试期11 d,正试期3 d),按照树叶饲料种类分为青皮藤组、桑树叶组、三角枫叶组、榆树叶组、苦楝树叶组及以上树叶等比混合的混合叶组,共6组。结果表明:(1)桑树叶组基础饲粮和树叶采食量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桑树叶组日粮采食总量显著低于混合树叶组(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2)日粮粗蛋白(CP)、粗灰分(Ash)、钙(Ca)、碳水化合物(CHO)、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以桑树叶组较高(P<0.05)。(3)桑树叶组沉积氮和氮利用率较高(P<0.05)。由此可见,林麝以桑树叶为粗饲料时日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以自杀性质粒pUT携带含有信号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菌进行转座诱变,构建了带有12对特异性信号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的pUT自杀质粒,转化到供体菌E.coliβ2155后,利用双亲本滤膜杂交法与受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菌(APP1)进行接合转移,构建并优化了接合转移体系.利用抗性和营养缺陷培养平板筛选得到接合突变体,通过抗性通用引物与12个特异标签引物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IV(ApxIV)鉴定引物分别对这些突变体进行了PCR鉴定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加入标签的MinI-Tn5转座子可以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从供体菌E.COliβ2155中插入到APP1基因组当中,并成功构建了12个含有特异信号标签的重组质粒,获得了APP1的12个转座突变体库,经筛选鉴定后得到561个突变株.这为研究APP1的功能基因和筛选特定突变株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崩岗区草本植物根系构型特征,以8种禾本科植物:白茅、金茅、五节芒、鹧鸪草、狗牙根、宽叶雀稗、巨菌草和香根草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6个根系构型参数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试验草本根系平均直径为0.36~0.63mm;金茅、五节芒、鹧鸪草、宽叶雀稗和香根草总根长无显著差异;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和交叉数均不同,巨菌草的总根表面积最大,白茅的最小,巨菌草的根尖数和交叉数均最大。根系构型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8种植物根系综合得分依次为:巨菌草宽叶雀稗金茅五节芒香根草鹧鸪草狗牙根白茅。研究成果可为崩岗治理中草本植物的筛选、配置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之所以能消化利用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瘤胃这一独特的消化发酵罐,其内存在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其中,瘤胃细菌和瘤胃真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49.
鸭肝炎流行动态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肝炎(Duck hepatitis,DH)又称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血清Ⅰ型、Ⅱ型、Ⅲ型)。我国自1958年在上海发现本病,至1996年前后,各地暴发与流行的鸭肝炎病原均属于标准DHV-Ⅰ型,其疫情可以被标准DHV-Ⅰ型疫苗及抗体良好控制。1996年福建林世棠报道在福…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