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对水稻秸秆品质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稻谷产量与推广品种相当、稻草品质优异的谷秆两用稻品种2 0 1。15N示踪表明 ,2 0 1能够把15N尿素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 (稻草15N回收率比CK高 10 4 .3% ) ;该稻草蛋白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 (菇体15N回收率比CK高 2 1.7% )。 2 0 1优质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 ,可提高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 :每公顷土地生产的 75 0 0kg稻草可增草菇 797.2kg、菇蛋白 6 7.9kg ;或增姬松茸6 75 .0kg、菇蛋白 80 .0kg。该优质稻草粉可替代等量麦麸栽培木生食用菌 (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麦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栽培毛木耳、黑木耳、真姬菇、香菇、猴头菇时 ,稻草粉可替代占培养料总量 2 0 %的麦麸 ,栽培茶薪菇和金针菇时分别为 8%和 7.5 %。  相似文献   
62.
历史悠久的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是福建省省级水稻科研专业所,不仅是福建省水稻科学的奠基者,而且已自成科研体系、开创独具特色的水稻科学相关的研究学科,科技资源雄厚,内设机构合理,科研与开发水平先进,具备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引领未来水稻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福建省粮食安全、持续发展和海峡西岸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三农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福建省水稻科学发展史上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3.
功能稻育种进展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功能稻的概况,在介绍功能稻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描述了功能稻常规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两个育种方法,并概括了功能稻的产品开发现状和方向。文末,对功能稻在育种和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功能稻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4.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而产物的防御反应植物广谱抗病性的理论基础.进行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对水稻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植物广谱抗病性的理论基础、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中所应用的一些广谱抗病基因的特点,并对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基因工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谷秆两用稻新品种东南2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 201是我国育成的首个具有优质、高产相结合的谷秆两用水稻新品种,于 2004年 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6.
以8个早籼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别测定相应的糙米、精米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试8个组合氨基酸总量,各组合之间无显著差异;具体每个氨基酸水平大致相同。糙米和精米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902% ̄8.091%和7.748% ̄6.976%之间,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文中提出,今后改良早籼杂交稻氨基酸品质的途径,以及稻米加工过程对氨基酸营养品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67.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8个早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定相应的糙米、精米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8个组合氨基酸总量,各组合之间无显著差异;而组合的每个氨基酸水平大致相同。糙米和精米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902% ̄8.091%和7.748% ̄6.976%,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糙米碾成精米的过程中必需氨基酸的损失量大,建议稻米加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氨基酸营养品质的利用,以及选育高氨基酸含量的杂交早籼品种。  相似文献   
68.
以色列的MASHAV(以色列国际发展合作机构)、CINADCO(国际农业发展合作中心)携手采后及食品科学农业研究机构于2012年举办国际“鲜货的采后生理学、病理学及处理”课程,笔者荣幸受邀参加,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69.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芙蓉李分离得到1条长度为1 309bp的PsACO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长度为95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9个氨基酸。PsACO1蛋白的分子量为36.24kD,等电点为5.28,含有9个ACO特有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sACO1与碧桃、梅、枇杷、苹果和欧洲李的ACO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0.
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无患子基因组DNA,该方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耗时少、能有效降低无患子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多糖等杂质的污染。正交试验研究了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这3个因素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建立并优化了适合于无患子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的反应总体系20μl含1×PCR Buffer,0.4 mmol.L-1dNTP,0.8μmol.L-1引物,0.75 U Taq DNA聚合酶,20 ng DNA模板。使用此ISSR扩增反应体系,获得了部分不同种质无患子DNA的清晰条带,验证了该体系的稳定性。优化的反应体系为后续无患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