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金优5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金23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东南恢5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感光型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等特点,适宜福建省漳州市中低海拔地区作晚稻种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2.
微量元素硒与富硒特种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本世纪 6 0年代开始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场以高产谷物品种为主的绿色革命 ,估计从1955~ 1985年的 30a间 ,世界谷物增加幅度超过了 2 5%。但意料不到的是 ,到 90年代初期 ,一些营养学家发现一种令人惊恐不安的现象 ,由绿色革命推出的许多高产水稻、小麦、玉米和豆类等作物的品种中 ,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低 ,使以绿色革命品种为主食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的人数大量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 ,从 1970~ 1989年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民饮食物中铁的含量都在下降 ,铁摄入量下降幅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南亚和东南…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芙蓉李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3种薄膜(厚度为0.006 mm保鲜袋、厚度为0.06 mm密实袋和厚度为0.04 mm气调袋)的包装和不包装处理,4℃低温贮藏60 d,分析贮藏期间果实、果肉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密实袋可有效抑制芙蓉李整果果实和果肉的硬度下降,3种薄膜包装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果实总抗氧化能力,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仅密实袋和气调袋可在贮藏后期减缓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测定不同着生部位辣木叶的营养成分,掌握辣木叶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为辣木生产和加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食品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测定分析辣木侧枝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元素、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辣木叶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在样品3(第六、七片叶)中的含量为38.82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粗纤维含量在样品5(第十、十一片叶)中的含量为9.00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极显著;脂肪在样品1(第二、三片叶)中的含量最低,为5.60 g/100 g,与样品2(第四、五片叶)和样品5的差异显著(P<0.05,下同);辣木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钾和钙含量最丰富,含量为8400.00~24000.00μg/g,其他矿物质元素(镁、磷、锌、钠、锰、铁和铜)的含量为5.02~4000.00μg/g,随着叶位降低,镁、钠、锰、铁和铜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磷含量呈升高趋势,锌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样品1中含量最高;氨基酸总含量在样品3中含量最高(30.67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着生部位对辣木叶各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综合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可采摘、利用不同部位叶片,开发成不同的辣木叶产品.  相似文献   
55.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作物新资源的挖掘、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想工具和材料。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编辑。YSA的突变体ysa,由于在编码区5个碱基的缺失导致白化的性状,ysa在3叶期以前发育出白化叶,之后叶片逐渐变绿,到6叶期完全恢复成正常绿色。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同时含有2个sg RNA载体,以CSSL37株系为材料,通过对YSA基因进行定向编辑和修饰。结果表明,获得CSSL37株系的转基因苗20株,有18个株系在目标区域内序列均发生变化,其中有2个株系在T0代已经纯合,出现目标性状的表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体系和创制优异的水稻新材料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6.
‘秋姬’李是从日本引进的鲜食、晚熟、优质李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果2014001)。该品种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果形近圆,果皮底色黄、完全成熟时为紫红色、有果粉,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粘核,核为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19.6~14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9%,可食率97.0%左右;丰产稳产,一般栽后3~4年结果,5~6年进入盛产期;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潜力大。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bleifera Lam.)叶片中的黄酮苷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利用MCI凝胶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硅胶柱层析(C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石油醚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LC-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RB法和DPPH·清除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从辣木叶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已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4种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化合物Ⅲ的抗氧化活性极显著强于其他三种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芙蓉李分离得到1条长度为1 309bp的PsACO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长度为95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9个氨基酸。PsACO1蛋白的分子量为36.24kD,等电点为5.28,含有9个ACO特有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sACO1与碧桃、梅、枇杷、苹果和欧洲李的ACO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9.
以福建省主要栽培品种油、青和花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成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冷藏及随后的货架期间果实品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总酚类、花青素、类黄酮)。结果表明:(1)3个品种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所需的必要氨基酸,2种儿童体内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青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358.60 mg/100 g,其次是油,为349.53 mg/100 g,而花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只有259.77 mg/100 g;(2)3个品种果实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在青和油中变化不明显,但在花中呈明显上升趋势;(3)贮藏期间,3个品种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则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对水稻秸秆品质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稻谷产量与推广品种相当、稻草品质优异的谷秆两用稻品种2 0 1。15N示踪表明 ,2 0 1能够把15N尿素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 (稻草15N回收率比CK高 10 4 .3% ) ;该稻草蛋白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 (菇体15N回收率比CK高 2 1.7% )。 2 0 1优质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 ,可提高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 :每公顷土地生产的 75 0 0kg稻草可增草菇 797.2kg、菇蛋白 6 7.9kg ;或增姬松茸6 75 .0kg、菇蛋白 80 .0kg。该优质稻草粉可替代等量麦麸栽培木生食用菌 (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麦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栽培毛木耳、黑木耳、真姬菇、香菇、猴头菇时 ,稻草粉可替代占培养料总量 2 0 %的麦麸 ,栽培茶薪菇和金针菇时分别为 8%和 7.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