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李果果皮、果肉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以14个李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果皮、果肉色泽(LCH0色空间),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品种果皮、果肉色泽及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差异;分析色泽与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皮、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所显示的颜色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指示色泽的重要指标;果皮、果肉中富含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三者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亮度(L)与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亦与二者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饱和度(C)与之没有明显相关性;三者与类黄酮含量均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黑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个黑稻新品系田间比较试验,筛选出H11,H12,H13,H14,H20等5个产量较高的新品系,从农艺性状主成分的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千粒重是制约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通过实地调查,对福州市公园绿地中冬季观果植物观赏特性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公园绿地中冬季观果植物有45种,具有观赏价值的9种;冬季观果植物的应用较少,单个公园使用具有观赏价值的观果树种最多4种,最少1种;进行植物组团配置最多10处,最少2处.  相似文献   
44.
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为壳斗科栎属落叶植物,广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1].白栎在福建省较为常见,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多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中.种子含淀粉,民间多利用白栎种子加工成食品,是福建省利用程度较高的野生果树之一.白栎木质坚硬,树枝可培植香菇,果实的虫瘿可入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结合对福建省白栎资源的调查,以期为深入认识并有效开发利用该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克隆在采后‘秋姬李’果皮积累花色苷过程中高表达的MYB抑制因子PsMYB18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与功能。【方法】以‘秋姬李’为试材,采用qRT-PCR分析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秋姬李’果皮中PsMYB18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克隆PsMYB18基因,并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试验分析PsMYB18的功能。【结果】q RT-PCR分析表明20℃和光照处理可促进‘秋姬李’果皮PsMYB18基因表达。PsMYB1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的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PsMYB18与其他植物的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亲缘关系较近。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具有保守的R2R3结构域和抑制基序C1和C2。烟草瞬时表达试验表明,PsMYB18可抑制正调控因子PsMYB10.1和PsbHLH3的花色苷合成诱导功能。【结论】‘秋姬李’PsMYB18为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测定不同着生部位辣木叶的营养成分,掌握辣木叶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为辣木生产和加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食品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测定分析辣木侧枝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元素、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辣木叶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在样品3(第六、七片叶)中的含量为38.82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粗纤维含量在样品5(第十、十一片叶)中的含量为9.00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极显著;脂肪在样品1(第二、三片叶)中的含量最低,为5.60 g/100 g,与样品2(第四、五片叶)和样品5的差异显著(P<0.05,下同);辣木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钾和钙含量最丰富,含量为8400.00~24000.00μg/g,其他矿物质元素(镁、磷、锌、钠、锰、铁和铜)的含量为5.02~4000.00μg/g,随着叶位降低,镁、钠、锰、铁和铜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磷含量呈升高趋势,锌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样品1中含量最高;氨基酸总含量在样品3中含量最高(30.67 g/100 g),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着生部位对辣木叶各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综合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可采摘、利用不同部位叶片,开发成不同的辣木叶产品.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以田黄李叶片总DNA为材料,分析了DNA模板浓度、循环次数、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等因素对李ISSR—PCR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李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板DNA量为40ng,引物浓度为0.3或0.4斗M,退火温度为48.8℃,循环数为35或40时可获得较好的扩增效果。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辣木叶营养价值形成的遗传基础,采用RNA-seq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辣木叶混合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44 056 449个reads,共组装得到75 452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795.69nt,其中有15 824条unigene长度大于1 000nt。采用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共有30 847条unigene得到注释。其中,有18 277条unigenes被注释到GO数据库的52个功能组,9 689条unigene在COG数据库中得到注释。有10 130条unigene被富集到129条KEGG途径,包括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和氧化磷酸化途径。  相似文献   
50.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0 %、47 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分别低 3 2 5 %和 6 5 %。用该稻草饲养肉牛分别比用一般稻草和氨化一般稻草饲养肉牛日增重分别提高 2 8 1%和 12 2 % ,二者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