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采用分层挖掘法研究了西藏特有灌木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细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砂生槐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垂直分布上呈现一致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又有所增加的趋势,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细根比根长在20~40 cm土层最大。砂生槐细根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相似,集中分布在距离树干0~20 cm的空间,距离树干越远分布量越小。  相似文献   
32.
以西藏林芝县布久乡朱曲登村高山栎林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份到2015年8月份原位模拟氮沉降(CK(对照)、LN低氮(25 kg·hm~(-2)·a~(-1))、MN中氮(50 kg·hm~(-2)·a~(-1))、HN高氮(150 kg·hm~(-2)·a~(-1)),探讨不同程度的氮沉降量对林地土壤养分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模拟氮沉降对林地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质量分数和p H值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模拟氮沉降增加,0~20 cm林地土壤的交换性Mg和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受到抑制;全K质量分数和p H值升高;有机质、全N和速效K质量分数在低氮处理下升高,在中高氮处理下降低;全P、速效N和速效P质量分数则在LN和HN处理下升高,在MN处理下降低;而交换性Ca质量分数在中高氮处理下升高后又在高氮处理下降低。  相似文献   
33.
34.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藏川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藏半干旱河谷地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了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托盘、用保水剂等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研究了不同措施下藏川杨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藏川杨的造林成活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在不同措施下都有所提高,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相对都有所下降。说明在半干旱河谷地采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沙棘-侧柏混交林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及侧柏纯林土壤养分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及酶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棘-侧柏混交显著改善了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全N、水解N、全P、速效P、全K、速效K含量都明显高于侧柏纯林,N素增加尤为明显;混交林地与侧柏纯林地相比,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真菌数量却有所减小;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2种林分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全P、速效P和速效K之间显著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蔗糖酶、脲酶活性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氨、速效N等主要养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除与全K有较高相关关系外(r=0.884*),与其他养分指标相关性不强.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沙棘-侧柏混交造林速生丰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36.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沙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西藏半干旱河谷地区的造林存活率,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为西藏半干旱河谷地带植被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西藏半干旱河谷地进行造林试验,采用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托盘、用保水剂等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研究不同措施下沙棘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沙棘的造林成活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在不同措施下都有所提高,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相对都有所下降。说明在半干旱河谷地采用新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