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萍乡市第五届(开发杯)盆景艺术展于5月1日至4日在该市绿茵广场举行。此次展览由萍乡市经济开发区和市园林管理局主办,市盆景根石艺术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22.
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发展油用牡丹的意义 油用牡丹是指具有较高结实性.主要用于采收牡丹种子、提取油料为目的而种植的牡丹品种或资源类型.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中国是一个食用油进121大国。数据表明,中国每年需要消费2500万~2700万t食用油.其中自产仅占40%左右,  相似文献   
23.
植物促生菌及其促生机理 (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3 植物促生菌的促生长机理 3.1 产生嗜铁素 铁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不论是动、植物还是微生物,均需含铁蛋白来参与呼吸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尽管地球表面矿物含铁丰富,但土壤中能够直接为植物和微生物利用的铁却不多.土壤中铁主要以三价铁(Fe3+)状态存在,在pH值为7.4时其溶解度为10-18mol/L,此浓度下的铁一般无法满足土壤微生物繁衍和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然而,某些细菌和植物分泌一种专门结合铁的小分子蛋白(siderophores)可从土壤中收集铁,这种物质被称之为嗜铁素.铁一旦与嗜铁素相结合则形成可溶性铁-嗜铁素复合体,并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膜的特殊通道进入生物体内.氧化铁在体内还原后被释放并参与生物代谢活动.产生嗜铁素被认为是植物促生菌最主要的直接和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促生菌产生的嗜铁素一般都具有高度的铁亲合性和专一性,含有各种能鳌合铁的结构基团(如邻二苯酚结构、羧基结构和乙二胺结构等)来摄取土壤中的铁,这种嗜铁素具有极强的吸收铁的能力,可在铁有效性极低时收集土壤中微量的移动性铁,从而使土壤中可用的铁降低至更为缺乏的程度.  相似文献   
24.
<正>种苗质量选择苗龄选择4~5年生分株苗植株,具有8~15个枝条,枝条长度为15~30cm,每个枝条上具有1~2个饱满花芽。根系选择主根长≥20cm,根粗≥2cm,新根较多的植株。株型选择的种苗株型紧凑、枝条健壮、整批外观均匀整齐、枝芽完好、根系完整。花芽要求分化完全,充实饱满,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25.
盆栽牡丹已成为重要的年宵花之一,但目前容器栽培牡丹品种单一,且由于种种原因生命期较短,开花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在种植的第二年难以开花。为了解更多牡丹品种对长季节容器栽培的反应,洛阳农林科学院选用观赏品质较高的10个品种进行试验,研究其对长季节容器栽培的适应性,以筛选出较为适合长季节容器栽培的牡丹品种,满足人们不同的赏花需求。  相似文献   
26.
为确保古牡丹移栽能正常成活且茁壮成长,对古牡丹移植及栽后管理技术进行相应探讨,旨在为古牡丹移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7.
利用AMMI模型分析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MI 模型分析了6种杂交籼稻在我国5个籼稻亚区平均整精米率,以评价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的稳定性、地区适应性等。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整精米率较高且稳定性优;Ⅱ优838、丰两优1号的整精米率较高但稳定性较差;D优527、金优207的整精米率虽低但稳定性较好;冈优725的整精米率较低且稳定性最差。D优527、冈优725、金优207在浙、沪、苏稻亚区表现较好的适应性;两优培九、Ⅱ优838、丰两优1号在琼粤桂稻亚区、 闽台稻亚区、 皖赣鄂湘稻亚区、滇黔川渝稻亚区表现较好的适应性。皖赣鄂湘稻亚区、 滇黔川渝稻亚区的交互作用小且品种辨别力弱,另外3个则不然。因此,我国籼稻整精米率以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基因效应其次,环境效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8.
29.
三角鲂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催产三角鲂亲鱼30组,催产率达到83.33%,水泥池孵化,水温26~28℃时经30~36h开始出苗。经仔鱼(2.5mm左右)培育、鱼苗培育,5月中旬可出塘,鱼苗普遍长至4.5cm,成活率80%~90%。  相似文献   
30.
1999-2000年在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上进行多点次大豆施用复合生物颗粒肥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颗粒肥对大豆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作用,其施用量以30kg/hm^2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增产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