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鸡腿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鸡腿菇液体菌种生产适宜的条件及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鸡腿菇液体菌种培养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玉米粉3%、麦麸4%、酵母粉0 5%、KH2PO40 25%、MgSO40 1%,pH6 2,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5%,转速120r/min,培养时间6天。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不同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金针菇出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 kV/m电场中,60 min处理2次可显著改善金针菇子实体性状,增产17.54%。  相似文献   
43.
为探求经济、有效、安全、低毒的蔬菜害虫防治措施,于1999年利用自配的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小菜蛾、菜青虫和斑潜蝇进行了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自配);6.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自配);0.9%爱福丁乳油(海正化工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44.
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优质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产地环境、栽培基质、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质量管理和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5.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野生紫平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是麦芽糖,其次是蔗糖和淀粉;氮源是蛋白胨,其次是酵母浸粉;适宜的碳氮比是25∶1;母种培养基中需添加复合维生素B 10~15 mg/L,硫酸镁3.0~4.5 g/L。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0.36 g,蛋白胨2.64 g,硫酸镁4 g,复合维生素B 15 m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 l。  相似文献   
46.
为开发蛋鸡保健和鸡蛋品质改善功能性饲料,以青蒿、茶叶、金荞麦茎叶、杜仲叶4种天然植物混合作为为保健及改善剂,与常规饲料原料组合成为功能性饲料,并进行了对比饲养试验。选用160日龄同批金凤蛋鸡1 800羽,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300天的初试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99.5%基础日粮+0.5%天然植物鸡蛋品质改善剂日粮;选用160日龄京粉2号蛋鸡2 000羽,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330天中试试验,对照组饲喂市售蛋鸡饲料,试验组饲喂功能性保健饲料。初试结果:试验组蛋鸡产蛋量比对照组高6.85%(P0.05),蛋黄色泽高10.26%(P0.01),哈氏单位高13.36%(P0.01),血斑和肉斑降低1.9个百分点(P0.01),蛋黄比例提高6.5个百分点(P0.01),料蛋比及其它蛋品指标均有改善(P0.05)。中试结果:喂给天然植物鸡蛋品质改善功能饲料的蛋鸡产蛋量比饲喂市售蛋鸡饲料高7.97%(P0.05),产蛋率提高6.7个百分点(P0.05),产蛋期死亡率降低1.9个百分点(P0.05),蛋壳强度高5.21%(P0.05),蛋黄色泽高13.33%(P0.01),哈氏单位高14.86%(P0.01),血斑和肉斑降低1.7个百分点(P0.01),蛋黄比例提高7.3个百分点(P0.01),料蛋比及其它蛋品指标均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研究生产的天然植物鸡蛋改善功能饲料具有提高产蛋量、改善鸡蛋品质、减少产蛋期蛋鸡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以白金1号为试材,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0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金针菇原生质体(3.904×107个/ml)20 min,可提高原生质体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48.
利用菌丝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以及ISSR分子标记对35个金针菇菌株进行多相分类研究,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拮抗反应与ISSR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而酯酶同工酶与拮抗反应、ISSR分析结果差异较大,ISSR聚类分析结果更为精确。根据ISSR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86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7组,其中黄色金针菇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白色金针菇。  相似文献   
49.
平菇因栽培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原料广,管理简单等优点而成为山东乃至全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平菇一般在秋冬季栽培且以鲜销为主.而此时产销集中,货源充足。市场价格往往偏低。夏季平菇上市少,价格高,但栽培难度大、要求高。根据笔者多年栽培经验.现将平菇夏季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介绍适用于利用大棚菇房设施和花生茎蔓主料栽培杏鲍菇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内容涉及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栽培设施、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栽培袋制作、出菇方式,以及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控和建立生产档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