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测定了茶花、油茶花和杂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首次使用高浓度茶皂甙对群蜂进行现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茶花粉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水解必需氨基酸的总量高于油茶花粉和杂花粉。试验证实了茶皂甙对蜜蜂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2.
桂花营养价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组成桂花蛋白质的氨基酸和水溶性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部分矿质营养元素全量和水溶性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花总氨基酸含量较高,达13.78%,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6.26%,占氨基酸总量的45.55%,而且植物蛋白质第1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高,组成蛋白质氨基酸配比合理,是优质蛋白质。桂花含有丰富矿质营养元素,尤其钾、锌明显高于一般植物样品  相似文献   
33.
HPCE法测定杨树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效毛细管法(HPCE)对人工倾斜的中林46杨(Populus×euramericana (Dode) Guiner CL.Zhonglin-46)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合自身试验材料的特殊性,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选择符合自身材料的最佳电泳条件,探索出测定树干形成层5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方法.最佳条件为:电压16 kV、柱温20℃、缓冲液pH 9.25、SDS浓度50 mmol·L-1.5种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R2为0.9786~0.9999,回收率为93%~105%,变异系数≤3.93%.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达氟沙星、恩诺沙星和培氟沙星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并对来自于安徽33个牧场的165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研究了缓冲液离子浓度、pH、分离电压以及温度等电泳参数,最终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分离条件:紫外检测波长215 nm,缓冲液为40 mmol·L-1磷酸氢二钾~ 20mmol·L-1柠檬酸冲溶液体系,pH8.10,检测电压20 kV,检测温度25℃.结果表明,3种药物在7 min内完全分离,各组分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7~0.9997;试验平均回收率在71.00%~84.58%之间,RSD为0.22%~0.67%(迁移时间)和5.41%~9.75%(峰面积).165组鲜牛奶中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出率为9.1%.安徽省奶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氟喹诺酮药物残留,需要加强对牧场的监测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5.
随着磺胺类抗生素(SAs)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大量的SAs进入到环境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抗生素污染,并且环境中的抗生素也引发了诸多健康与安全问题。该文综述了我国磺胺抗生素的使用及污染特点,对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以及其对农作物生理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枝瑚菌属真菌物种丰富,品种多可食用,少数微毒或毒性中等,无剧毒品种,部分种类具有抗癌等活性.通过从枝瑚菌属的分类学研究、枝瑚菌属的种类、营养成分研究、药用成分研究、杀虫活性以及其他活性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不同杂交组合鸡蛋几种生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迪卡AB(迪)、S220(S)和罗曼AB(罗)公鸡与淮南麻黄(麻)母鸡杂交,以麻黄鸡纯繁作对照。这4个组合依次简称为迪麻、S麻、罗麻和麻黄。测定了各组合鸡蛋几种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全蛋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罗麻、迪麻、S麻、麻黄。罗麻组全蛋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麻黄组(P〈0.05)。蛋黄脂肪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则为麻黄、S麻、罗麻、迪麻,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8.
对葛根[Puerarialobata(Willd.)Ohwi.]中的异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葛根素为对照品进行了葛根及其木质部、韧皮部、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以吸附树脂法进行了黄酮的分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先以适当溶剂提取,总黄酮,残渣再提取淀粉,总黄酮回收率为75%~86%,淀粉得率为13%~20%;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的提取物中含75%以上的葛根素;木质部总黄酮含量较高,在提取总黄酮时应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9.
苯并[a]芘(B[a]P)是具有典型"三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逐步累积,对土壤环境质量造成潜在的威胁。一次污染条件下,B[a]P进入土壤的过程与较低剂量逐步累积的污染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估B[a]P的环境风险。本试验采用一次污染和多次累积污染2种方法,模拟污染物在土壤中逐步累积的过程,研究土壤B[a]P叠加污染的有效性特征及其在蚯蚓(Eisenia foetida)体内的富集规律,分析蚯蚓体腔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B[a]P培养时间的延长,B[a]P有效含量、蚯蚓富集量和蚯蚓体腔细胞SOD、POD活性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多次叠加污染和一次污染条件下,土壤B[a]P有效含量在培养前期(1~28 d)下降速率分别为2.37μg·kg-1·d-1和3.35μg·kg-1·d-1,后期(28~56 d)下降速率逐步减缓为0.24μg·kg-1·d-1和0.53μg·kg-1·d-1;蚯蚓体内B[a]P富集量在培养前期(1~28 d)下降速率分别为6.94μg·kg-1·d-1和14.84μg·kg-1·d-1,后期(28~56 d)逐步减缓为0.73μg·kg-1·d-1和1.64μg·kg-1·d-1。蚯蚓体内B[a]P富集量与土壤B[a]P有效含量(Tenax吸附提取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2)为0.914 7。蚯蚓体腔细胞SOD和POD活性与土壤B[a]P有效含量和蚯蚓体内B[a]P富集量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54 3(SOD)、0.829 6(POD)和0.704 0(SOD)、0.727 1(POD)。在叠加污染条件下,土壤B[a]P有效含量比一次污染低17.1%~38.6%(P0.05),蚯蚓富集量比一次污染低22.6%~46.8%(P0.05),蚯蚓体腔细胞SOD和POD活性分别为一次污染酶活性的49.6%~82.7%和75.5%~109.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土壤B[a]P多次叠加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的毒性效应低于一次污染。  相似文献   
40.
针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白霉病病害开展调查,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病害样地土壤样品开展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以期为羊肚菌栽培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玉溪市羊肚菌白霉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和栽培管理不规范。高温高湿环境下,羊肚菌子实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土壤中的镰刀菌大量繁殖感染子实体,病害快速蔓延导致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