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6篇
  80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植物叶表面的气孔保卫细胞是研究信号转导的模式实验系统,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而准确,采用蚕豆叶面气孔保卫细胞,研究了铝(AlCl3)对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10 mmol.L^-1范围内,AlCl3可使气孔保卫细胞活性降低,部分细胞死亡,且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死亡率增高;死细胞呈现核固缩、核降解、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凋亡抑制剂Z-Asp-CH2-DCB或TLCK与AlCl3共同作用时,保卫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一定浓度的抗坏血酸(AsA)或过氧化氢酶(CAT)以及Ca2+螯合剂乙二醇四乙酸酯(EGTA)或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与AlCl3共同作用时,细胞死亡率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铝诱导的蚕豆保卫细胞死亡可能是一种细胞凋亡过程,由胁迫诱发的活性氧介导,通过激活质膜钙通道,引起胞内Ca2+水平改变,进而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2.
环剥是葡萄生产中的一项特殊技术措施,在人们追求绿色、崇尚自然的今天,环剥作为果实的膨大技术措施,较激素处理更能引起葡萄栽培者的重视.本试验观察研究了环剥对果实膨大及生长动态的影响,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笔者从造林地选择、苗木准备、整地3方面介绍了连翘人工林栽植前准备及其栽植时间和栽植方法,总结了连翘人工林幼林抚育、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和采收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连翘人工林栽植成活率和质量,规范连翘种植,指导农民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
基于沈阳机床厂生产的I5M1.1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设计了一种新型碳纤维主轴箱。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轴箱进行了铺层和工艺设计与评估,并对其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了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对主轴箱结合面的刚度进行研究,以确定连接螺栓各方向的刚度来实际模拟主轴箱的工作状态,运用HyperMesh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更真实的模态数据。综合工况考虑,提出本主轴箱的最优铺层设[0°/90°/+45°/-45°] s的对称铺层,以平衡其各向力学性能。最后将1阶固有频率提高至172.04 Hz,在不产生共振响应的情况下,电主轴最高临界转速可达17 204 r/min。  相似文献   
95.
麦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如何施肥是农业生产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为了明确豆麦轮作麦秆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该文依托黑河市长期定位实验站,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主处理为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副处理为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试验于1980年开始,轮作模式先后为麦-豆-麦和麦-豆轮作模式,通过连续38 a(1980—2018年)调查,探明麦豆轮作条件下麦秸还田及不同施肥水平对作物产量影响。结果得出:麦秸还田后种植大豆、小麦,多年产量与不还田比差异不显著(P0.05);连续施肥效果,大豆中肥区比低肥区增产7.42%~10.81%,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小麦高肥区比低肥区增产14.52%~19.33%,差异极显著(P 0.01);麦秸还田大豆增产效果,还田前期(1~6季)大豆平均产量比不还田增产5.91%,后期(7~16季)平均增产7.52%,麦秸还田小麦增产效果,还田前期(1~5季)和后期(6~16季)平均增产0.31%、0.22%,后期增产频率高;麦秆隔年还田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施肥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碳、氮、磷含量,但长期高肥易导致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96.
为在耕地休养生息背景下开展地下水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淮海平原的2 个市、5 个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户实地调查,以公共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明晰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公共价值体现并从公平性、参与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4 个维度构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估总得分为74.38分,绩效等级处在“较好”的水平;3)休耕政策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包括休耕政策面积落实环节、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政府组织环节、政策生态目标认识环节;休耕政策实施过程的薄弱环节,包括休耕政策面积落实环节、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和论证环节。综上,本研究构建的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定量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97.
采用种质库内保存的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C.Agardh)Saunders]雌雄配子体,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利用雌雄配子体进行人工苗种繁育,并在自然海区进行栽培。2015年8月3日开始育苗,经过75d培育,多肋藻幼苗生长至0.83cm,出库下海暂养。下海后,经过40d生长,幼苗生长至平均长度约25cm,开始分苗养殖,分苗后每隔25~30d观测藻体长度和宽度生长变化,并同步监测海水温度。至2016年4月20日观测到多肋藻平均长度达到最大值,约228.3cm,此时海水温度约9.4℃,藻体平均宽度约29.3cm,平均鲜重量约528.4g,平均干重约79.7g,鲜干比约6.6。得出结论:多肋藻适合在我国北方海区进行人工育苗并养殖,最佳收获期在4月下旬前后。  相似文献   
98.
刘鑫  高鑫 《干旱区研究》2024,(4):661-673
新月形沙丘的移动特征可以反映区域内风沙运移和地貌演化过程,对于科学开展风沙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与气象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6个新月形沙丘群2012—2022年的形态变化与移动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新月形沙丘平均移动速率为6.86 m·a-1,移动方向与对应区域内盛行风方向基本一致;(2)不同区域内新月形沙丘形态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呈现显著差异;(3)沙丘高度、下垫面植被覆盖、年均降雨量以及地表温度与沙丘移动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分区拟合结果有差异;(4)且末西南区域的年平均输沙通量约为77120.5 kg·m-1。研究结果反映了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的复杂性,不同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或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实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在沙丘演化过程中,形态参数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沙丘迁移的内在机理,进一步为新月形沙丘的发育机理提供了实证数据,也为沙丘危害防治和土地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遮光措施对几种芽苗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选用遮光率分别为90%、65%、50%的常规遮阳网对豌豆、萝卜和向日葵3种芽苗菜进行遮光处理,以不遮光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栽培盘内温、湿度变化及芽苗菜的生长、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对栽培盘内温度的影响具有时段性。在白天(06:00—18:00),遮光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栽培盘内的温度,且遮光率越高、光照越强,温度降低幅度越大,在15:00,90%、65%遮光率处理的温度分别较对照降低14.9%、11.4%;遮光处理栽培盘内湿度均较对照有所增加。遮光处理的3种芽苗菜百株地上部鲜质量、产量、VC含量和口感评定分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百株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65%遮光率处理的萝卜苗百株地上部鲜质量、VC含量、口感评定分值均最高,产量居第2位,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27.6%、3.8%、52.6%和38.6%;65%遮光率处理的豌豆苗产量最高,较对照显著增加5.4%,90%遮光率处理的豌豆苗VC含量、口感评定分值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4.6%、169.2%,纤...  相似文献   
100.
以‘嘎拉’苹果为材料,克隆了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Md6PGDH1(序列号:MDP0000279299)全长。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包含一个长为1 047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6.430 k D,预测等电点为9.24。同源性分析表明Md6PGDH1还有另外3个同源基因;功能域分析表明Md6PGDH蛋白含有两个保守的绑定域;亚细胞预测表明Md6PGDH定位存在差异。分析Md6PGDH1启动子发现存在多个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定量分析显示,Md6PGDH1在苹果的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受非生物胁迫诱导。原核诱导Md6PGDH1蛋白并进行蛋白酶活的测定,为后续蛋白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Md6PGDH1在苹果愈伤组织中过量表达,提高其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