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9篇
园艺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文章综述了辣椒小孢子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影响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小孢子发育时期、预处理、培养基、培养条件等),提出了目前小孢子培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2.
辣椒新品种‘苏椒15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椒15号’是以‘05X新51’ב05X新24’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大牛角形,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面光滑,商品性好,果长18 ~ 20 cm,平均单果质量96.9 g,微辣,产量44 000 kg &;#8226; hm-2,抗病耐贮,适宜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3.
苏椒27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09Q37为母本、以甜椒自交系G0900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12节,果实牛角形,长19.0 cm,果肩宽4.8 cm,果肉厚度0.37 cm,单果质量95.2 g,果表光滑,青熟果浅绿色,辣味淡,质脆,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约3 850 kg,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4.
辣(甜)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辣(甜)椒(CapsicumannuumL.)杂交制种时多采用蕾期人工去雄授粉,费工时,成本高,种子的纯度也难以保证。利用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A系)、保持系(简称B系)和恢复系(简称R系)“三系配套”技术生产一代杂种种子,可简化制种手续,省工节本,确保一代杂种的纯度。因此,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已引起广泛重视。杨世周、沈火林、赵华仑及戴祖云均先后报道了辣椒或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简称CMS)研究〔1~4〕。古巴报道了利用甜椒CMS生产杂种一…  相似文献   
45.
通过测定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A(G05106)及其保持系B(G05107)花蕾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研究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中的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略高于保持系,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较低.此外,不育系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说明活性氧是促使甜椒花蕾败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目前在辣椒上应用较多的是RAPD、RFLP和AFLP标记,而有关ISSR分子标记报道很少。本试验利用正交设计,以辣椒SS69为试材,从Taq酶、dNTPs、引物、Mg2 4因素3水平来优化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本实验中20μL反应体系初步确定各反应成分为:1×PCR buffer,1.5 mmol/L的Mg2 ,50 ng辣椒模板DNA,1.5 UTaq酶,200μmol/L的dNTPs,0.6μmol/L的引物。该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辣椒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7.
苏椒23号是以母本2010X67与父本2010X68配制的早熟干鲜两用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青果深绿色,成熟果红色,味辣质脆,果面光滑有光泽,果纵径12~13cm,果橫径1.5cm,平均单果质量14.4g,Vc含量150.0mg/100g(FW),每667m~2鲜椒产量2300 kg。高抗炭疽病、青枯病和疫病,抗病毒病,适合内蒙古、江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8.
辣椒紫色花丝花柱和茸毛性状纯系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紫色花丝花柱和茸毛性状纯系的选育初报刘金兵孙洁波赵华仑丁犁平钱芝龙(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笔者从伏地尖辣椒中发现了显性紫色花丝花柱和茸毛性状的变异株,育成辣椒新品系伏M。1选育过程笔者1993年从湖南引进的辣椒原始材料伏地尖中发...  相似文献   
49.
1品种介绍 1.1苏椒11号辣椒 极早熟辣椒一代杂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植株半开展,耐低温耐弱光照。始花节位6~7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膨果快。果实粗长灯笼形,果面微皱,光泽好,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2cm,果肩横径5.0cm,  相似文献   
50.
苏椒11号辣椒是利用南京地方早熟灯笼形辣椒品种优良自交系和早熟彩色甜椒优良自交系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2006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品种鉴定号:国品鉴菜2006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