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9篇
园艺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江蔬4号辣椒是利用来自北方羊角椒8-2-7的优良自交系0736和来自上海 早熟甜椒的优良自交系0517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纵径14.3cm, 肩横径3.7cm,肉厚0.26cm。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 平均产量1065kg,总产量2700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 商品品质均优于对照湘研1号。适宜保护地栽培和西南地区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02.
苏椒21号是以G09025为母本、G09017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始花节位8~9节;果实牛角形,果纵径15.4 cm,果横径4.7 cm,果肉厚0.33 cm,平均单果质量77.1 g;果表光滑,青熟果浅绿色,味微辣,质脆,商品性好,平均鲜椒产量为60 t/hm~2;田间调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抗逆性强。适合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26 份辣椒材料果皮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与种子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 份辣椒材料果皮中共鉴定出9 种脂肪酸成分,分别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山嵛酸;辣椒果皮中主要脂肪酸组分是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8.16%~53.37%。与种子中脂肪酸组成含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果皮中检测到月桂酸,且亚麻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而种子中未检测到月桂酸,且亚油酸的平均含量约是果皮中的2 倍,说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在辣椒果实的不同部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4.
以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5-2R1和相应的保持系5-2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与甜椒恢复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128对SRAP引物共扩增获得了3796条从100bp至800bp大小不同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可扩增出30条清晰的条带,检测到4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恢复系材料仅有1个。对该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259bp。经数据库比对分析表明,该片段与线粒体中的NADH脱氢酶第5亚基(GenBank:EF151914.1)具有81%的同源性;同时,该片段与辣椒BAC克隆PEPBAC 158K24(GenBank:FJ597540.1)的部分序列高度同源。根据序列特点设计特异SCAR引物,对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扩增验证,仅在恢复系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已成功地将此SRAP标记转化为简单、稳定的SCAR标记。我们推测本研究获得的SCAR标记可能与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状连锁。  相似文献   
105.
‘江蔬 3号’为中熟辣椒一代杂种 ,适宜春季露地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 ,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果实商品性好 ,产量可达 36t/hm2 。  相似文献   
106.
辣椒花药培养中关键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3份不同基因型辣椒为试材,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关键因子包括供体材料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添加的外源激素等进行系统分析,从2个基因型材料中获得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牛角椒与辣椒杂种一代为较易出胚状体的基因型,其最佳基本培养基分别为NTH和MS,生长素NAA比2,4 -D更适合辣椒的花药培养,且NAA与KT组合以0.5∶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7.
‘苏椒18号’为早熟辣椒杂交一代品种,耐低温弱光,株形紧凑,分枝数多,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灯笼形,果实纵径13.1 cm,果肩横径4.8 cm,果肉厚度0.29 cm,平均单果质量65.7 g,维生素C含量1.18 mg · g-1,味微辣,品质优,产量39 051.0 kg · hm-2,高抗青枯病和炭疽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冬春或春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现象,研究了西瓜-辣椒轮作和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对其连作障碍解除的效果。结果表明: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后的土壤较西瓜2年连作后的土壤初始值p H值上升0.43,EC值降低52.94%,有机质含量提高51.92%;平均每克土壤的细菌数量增加27×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更有利于防止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有害病原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恢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更有利于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以辣椒CMS21A为母本、以高灯笼形甜椒T6和长灯笼形甜椒MC为轮回父本,经过连续多代回交和轮回父本自交,选育出新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T6A和CMSMCA及相对应的保持系T6B和MCB。不育株和可育株农艺性状差异主要表现在花器上,不育花的花药瘦小,无花粉。遗传分析表明,CMST6A的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I2-KI染色后镜检表明,CMST6A不育花粉率占98.4%、CMSMCA不育花粉率占97.8%。  相似文献   
110.
 ‘苏椒12号’是以母本‘94112’与父本‘95050’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 中早熟, 果形大羊角, 长而直, 果色淡绿色, 果面光滑, 商品性好, 果长18~20 cm, 平均单果质量30 g, 味辣, 产量45 000kg/hm2 , 抗病耐贮, 适宜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