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了研究在吡喹酮代谢过程中,鲫血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 RNA表达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以体重为(80±10.5)g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动物,单剂量(10 mg/kg)口灌吡喹酮(praziquantel,PZQ)后,在鲫血液中选取β-actin为内参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时间点鲫血MPO m 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吡喹酮在鲫鱼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吡喹酮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并被快速消除,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1 h时,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85?g/m L,96 h后血液中检测不到吡喹酮;灌药后,MPO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 h时髓过氧化物酶表达量最高。此外,0.25 h、0.5 h、1 h、3 h与6 h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12 h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8 h与96 h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PO m 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之间相关系数r=0.96,为高度相关,并且推测MPO可能参与吡喹酮的氧化代谢。结论认为:(1)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与外源性药物吡喹酮的摄入有关。(2)血液中吡喹酮的残留量与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线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以3种不同颜色的防虫板为试材,以茶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茶蚜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篮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篮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88.4%,粘虫效果为164.6头·m-2·d-1,最适宜北方茶园茶蚜的防治。  相似文献   
83.
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育苗常用无性的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由于具有快速繁殖、去除病毒等优点,所以在茶树繁殖上得以利用.植物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比例组成为茶树良种组培快繁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氯氰菊酯在露地和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设施蔬菜上科学安全地使用氯氰菊酯农药,采用气相色谱和田间试验方法,对10%氯氰菊酯乳油在露地、大棚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对比研究。小白菜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在0.1~1.0mg/kg的添加水平下,氯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2.9%~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8.4%,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田间试验表明,氯氰菊酯在小白菜上降解较快,降解速度与其栽培方式有关,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的2倍(有效成分为90g/hm2)时,在露地小白菜上的半衰期为1.856天,7天可降解90%以上;在大棚小白菜上的半衰期为2.314天,10天可降解90%以上。在有效成分90g/hm2剂量下施药3次,2次施药间隔7天,氯氰菊酯在露地栽培小白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天,大棚栽培条件下的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7天。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早熟烤烟品种PVH19不同生产示范点的主要经济性状、大田生育期、株高和叶数等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PVH19适合在生长季节短、高海拔地区(1880~2227m)种植。  相似文献   
86.
建立了一种通过改进的Qu ECh ERS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法快速测定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用适量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填料净化,GC/μ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的响应在0.005~5.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0.01~0.5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9.52%~95.59%,RSD为2.03%~6.92%,检出限(LOD)为0.000 4 mg/kg,定量限(LOQ)为0.005 mg/kg,基质效应对定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成本低,节省溶剂,能够满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为在设施蔬菜上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毒死蜱,参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对48%毒死蜱乳油在大棚、网室、露地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测定,在0.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84.6%~98.8%,3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7%~7.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5、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152 g/hm~2时,毒死蜱在大棚、网室、露地小白菜上的原始沉积量较高,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半衰期为1.56~1.71天,属于易降解农药,消解速度与栽培方式有关,在小白菜上的消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露地网室大棚。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576~1152 g/hm~2,施药1次或间隔7天连续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14天,毒死蜱在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内标准规定的MRL(0.1 mg/kg)。建议48%毒死蜱乳油在大棚、网室和露地栽培小白菜上使用时,施药剂量不高于有效成分1152 g/hm~2,施药1~2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此时小白菜上的残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8.
芽用大豆品种材料的种皮性状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前期筛选出的22个芽用大豆品种种皮性状和百粒重等物理特性、种子生理特性以及芽用特性指标,分析了各项物理生理特性指标与芽用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所用大豆品种种子百粒重为8.1-22.3 g,种皮亮度值为38.6-55.1,种子与豆芽产出比为1∶5.12-1∶6.95,下胚轴长和下胚轴粗分别为6.60-11.4...  相似文献   
89.
为了同时测定竹子中的玉米素,ZT),赤霉素(GA3)、异戊烯基腺嘌呤(2-ip)、6-卞氨腺嘌呤(6-BA)、吲哚-3-乙酸(IAA)、脱落酸(ABA)和吲哚-3-丁酸(IBA),对HPLC法测定的洗脱程序进行分段优化.结果表明,分段洗脱方式的效果最佳:0~10 min,流速0.8 mL·min-1,甲醇-1%乙酸溶液体积比为4:6;10~10.5 min,体积比增大至5:5,流速增大至1.5 mL·min-1(均以线性模式变化):10.5 min,流速1.5 mL·min-1,体积比5:5,运行18 min.7种内源激素的分离效果好,峰面积与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达到95.5~1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