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9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13篇 |
农学 | 827篇 |
基础科学 | 250篇 |
324篇 | |
综合类 | 1874篇 |
农作物 | 220篇 |
水产渔业 | 342篇 |
畜牧兽医 | 960篇 |
园艺 | 314篇 |
植物保护 | 1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266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39篇 |
2011年 | 212篇 |
2010年 | 211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222篇 |
2006年 | 229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361篇 |
2003年 | 354篇 |
2002年 | 277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制种生产,能有效增温、保墒、保肥、增产、早熟,把制种区扩大到海拔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结束这些地区不能种玉米或只能种早熟玉米的历史. 相似文献
213.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学习和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笔者作为专家之一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考察团,于2008年8月25日至9月4日,赴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14.
<正> 肉粉是利用肉类加工厂的副产品制成的动物蛋白料,粗蛋白含量达69.8%,且含有18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肉粉喂猪的实际效果与经济效益,为推广应用肉粉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215.
DNA芯片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 (DNA chips)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和可同时测定基因组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动的新方法,能用于揭示所有的基因转录表达层次上的信息。 DNA芯片技术是美国的 Affymetrix公司于 1994年首先发明的。它的迅猛发展和优越性引起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普遍重视。 一、 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 (Gene chips)或 DNA微集阵列 (DNA microarrays)等,它是指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 DNA的微点阵。微点阵是指 DNA样品的有序排列,它包括直径为 200μ m或更小的数百至数千个点,每个点为特定序列的 cDNA或寡聚核苷酸。它交叉… 相似文献
216.
以信息搜索服务的现状为分析对象,得出信息搜索结果精准度的重要性,提出影响精准度的原因,并对信息搜索服务的个性化进行了探索。在以加入潜在关键词后的复合关键词为搜索目标,以深入分析后的网页内容为搜索对象的方式下,用户搜索结果的精准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提出了信息搜索个性化服务可能会出现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17.
218.
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极为觉见的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传染病,能感染未出壳的胚胎到产蛋种禽之间不同年龄的家禽,症状以败血症和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本病在某些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并在一些养禽场造成较大损失。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很多,但有些由于应用时间已较长,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寻找防治该病的更有效药物,江西省农科院兽药厂研制了中西医结合药物─-病菌杀,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该药的疗效。1试验材料1.1试验药物:病菌杀,江西省农科院兽药厂研制,批号:971208-2。1.2药物纸片:新霉素、… 相似文献
219.
220.
为了解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不同选育系的配套系育种潜力,筛选生长性能最佳的配套组合,对团头鲂3个配套选育系(A、B、C)进行了双列杂交,对其产生的9个配套组合在2龄至3龄阶段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9个配套组合在2龄阶段试验终末的体质量为512.14~751.01 g,特定增重率为0.391%/d~0.530%/d,相对增重率为280.89%~511.78%;9个配套组合在3龄阶段试验终末的体质量为1 150.9~1 307.1 g,特定增重率为0.158%/d~0.178%/d,相对增重率为81.32%~95.26%;组合7在2、3龄阶段的特定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合(P0.05)。9个配套组合在整个试验期间(2龄至3龄阶段)的相对增重率为181.11%~301.44%,组合7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组合1)提高了9.69%,其它组合比对照组(组合1)下降了6.74%~34.10%。结果表明,组合7为生长性能最佳的配套组合,组合7的父本(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系F10)和母本(雌核发育选育系F3♀)可分别作为配套系育种的最佳候选父系和母系。该结果为团头鲂配套选育系优良性状的聚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