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研究了播期对寒地稻区优质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优质粳稻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主要与出苗至齐穗期日均温升高、全生育期日均光照时数减少有关;播期推迟,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利用率呈下降趋势,优质粳稻产量逐渐降低,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有效穂数和穗粒数的减少。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出苗至齐穗期的日均温与相对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是播期推迟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出苗至成熟期的太阳辐射与相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寒地稻区太阳辐射对水稻产量形成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明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对不同温光资源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性,本试验以北方优质粳稻品种‘松粳9’、‘龙稻18’、‘龙洋16’、‘松粳22’为研究材料,‘吉粳88’为对照,通过跨区种植,进行水稻适应性鉴定,对不同区域种植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北方优质粳稻品质形成与灌浆期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松粳9’、‘松粳22’两个品种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表现均接近对照‘吉粳88’,适合作为备选品种引进吉林地区;不同温光因子作用下,龙井地区各品种品质性状除蛋白质含量外其他均优于五常地区,分析龙井地区各品种灌浆后期15 d气象因子与品质相关性发现,灌浆后期15 d各气象因子对水稻加工品质影响最大,对食味值影响最小。且北方优质中熟品种在灌浆后期15 d适宜温度区间为日平均温(18.66±2.44)℃、日最高温(23.91±2.66)℃、日最低温(14.66±3.63)℃、温差(9.25±4.01)℃、日平均日照(5.82±3.47)℃。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转基因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社会各界对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本文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探讨,从科学的角度来增进公众对于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的了解,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和业外公众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致力于为转基因的科学发展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一、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让公众认识转基因毋庸置疑,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和种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被全球近一亿农民应用这项技术的热情,以及  相似文献   
15.
杂草是影响水稻直播田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适合寒地水稻湿润直播田的除草剂,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除草剂对湿润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封闭施用40%苄嘧·丙草胺或40%苄嘧·丙草胺+38%苄·噁·丙草胺,2叶1心期施用55%吡嘧·丙草胺或55%吡嘧·丙草胺+38%苄·噁·丙草胺,5叶1心期施用480g·L~(-1)灭草松+36%二甲四氯钠·氯氟吡可高效防除直播田禾本科杂草、莎禾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直播稻的出苗情况、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药剂在生长期施用没有产生明显的药害。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验材料,鸡粪和稻草为发酵原料,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研究CO2加富对生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CO2施肥可维持温室内CO2浓度725 mg·L^-1左右,提高冬季温室白天温度0.80℃,夜间温度0.38℃,显著提高生菜的株高、叶片数和SPAD,总产提高92.23%,并可提早7 d上市;与对照温室相比,显著增加了生菜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该项技术在寒地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既可解决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解决温室CO2亏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可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田间增温1.5℃对高纬度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东北稻区不仅是我国高纬度优质粳稻的重要产区,约占我国粳稻总产50%以上;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区域,近半个世纪来该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1℃.[目的]研究气候变暖情境下东北稻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保障我国优质粳稻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田间开放式远红外增温装置,设置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田间开放式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研究预期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可为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与氮肥优化管理提供借鉴。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田间开放式增温(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预期增温(+1.5℃)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促进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大田与盆栽的水稻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0.4%和10.8%;增温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素吸收总量,与对照相比,2年平均增幅达21.3%,但增温处理的氮素籽粒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增温处理下水稻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显著下降,但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显著增加31.1%,导致氮肥回收率降低12.5%,而氮肥损失率增加14.2%。总体来看,增温有增加水稻籽粒产量的趋势,但降低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例,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损失率显著增加。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建议合理增加水稻移栽密度,以充分利用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正向效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氮肥运筹管理,提高水稻氮...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东北粳稻稻米品质遗传育种研究,本试验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东北粳稻细胞质进行籼粳类型鉴定,再以4份籼质粳核超高产粳稻与4份粳质粳核粳稻构建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沈阳和哈尔滨两地种植,分析籼型细胞质背景下杂交后代F1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筛选到4份超高产粳稻沈农265、沈农9741、辽粳454、沈农9816的细胞质为籼型;杂交后代F1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稻米品质方差分析表明,与粳质粳核材料相比,籼质粳核材料稻米蛋白质含量低,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值高。综上所述,相同核遗传背景下,籼质粳核基因互作可能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