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明红瓤核桃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MYB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及表达模式.[方法]以红瓤核桃与普通绿核桃果皮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的2个显著差异表达MYB基因JrMYB4和JrMYB306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得到其CDS序列,对基因结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红、绿核桃不同组织中进行q...  相似文献   
22.
23.
井下节流工艺是苏里格气田低成本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针对气井产水后井下节流油嘴是否利于携液这一生产技术难题,建立了带井下油嘴的产水气井压力、温度模型。在井下一级节流方面,对比分析了节流前后气液流速、持液率、液体体积流量、举升压降等参数,井下节流后气体流速增幅远大于液体流速,使液体持液率下降,但液体体积流量增大,即携带相同体积流量的液体所需的临界气量更小,证实了井下节流对携液有利。据此在卡瓦安全的前提下推荐井下一级油嘴位置为距产层顶部300~500m。在井下二级节流方面,从节流压降、温降入手对比分析了"下小上大"和"下大上小"两种二级节流技术方案,推荐采用"下小上大"和节流压降等分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温度恢复度来确定两个油嘴的间距,完善了井下二级节流技术方案。该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完善井下节流携液的基础理论,为类似气井采用井下节流低成本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4.
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K+解吸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潮土K+解吸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的土壤K+解吸的平衡时间和平衡解吸量有很大差异,平衡解吸量的变化与CEC和粘土中高岭石的含量密切相关;2)长期施肥使K+解吸速率产生了差异,解吸速率也与CEC、粘粒含量和高岭石的变化密切相关;3)不同处理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其解吸率差异很大,粘粒含量高的处理在反应初期解吸较快;4)平衡前不同时段的解吸速率和解吸率与反应时间lnt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且与土壤粘粒含量密切相关;5)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潮土中K+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该过程是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2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出现呼吸异常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近年来,我县的部分乡镇流行过该病,笔者曾在规模养猪场作过技术指导,对该病防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采取免疫预防、对症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6.
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每年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有规律地进行着生长与休眠,秋季是桑树积累贮藏物质的有利时期,这一时期在桑树的年生长周期中称之为贮藏期.此期桑树的生长速度减慢,但叶片光合能力并不降低,加之日温高,光合作用旺盛,夜温低,呼吸消耗减少.随着秋季气候条件的变化,桑叶自然脱落前,叶片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被分解,然后转运到冬芽、枝条、树干或根部进行贮存,贮存的养分多少,对桑树春季发芽期生长以及夏伐后的再生长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7.
刘永辉 《花木盆景》2014,(11):99-99
2005年某日进城逛旧书市场,购得《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40余本,杂志上精美的文章和盆景图片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便逐渐学着玩盆景。《花木盆景》自此成了我的枕边之书,我开始自费订阅了《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并通过杂志社邮购、旧书市场搜寻、网上查找等方式收集创刊后未能订到的旧杂志,现已基本收齐。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及环境因素对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提高杜松种子的萌发效率、促进杜松林实生更新及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在气候箱内模拟林间生境条件,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时间(0,10,24h)、土壤含水量(10%,15%,20%,25%,30%,35%,40%,45%)、埋土深度(0,1,2,3,4,5cm)及超声波时间(0,5,10,15,20,25,30min)和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聚乙二醇(PEG)浸种2种预处理方法对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杜松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杜松种子在全光照(24h)条件下的萌发率高达71%,显著高于其他非全光照处理;杜松种子萌发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在此条件下的萌发率可达75%;埋土深度对杜松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以1~2cm浅层埋土更适宜于种子萌发;超声波和PEG预处理均能促进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率随超声波时间的延长与PEG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9kHz、500 W超声波处理10 min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但仍低于经20%PEG溶液浸泡24h时的萌发率。【结论】在4种环境因素与2种预处理方法中,光照时间和PEG预处理是影响杜松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用20%的PEG溶液浸泡种子24h后,在25℃、全光照、土壤含水量20%、埋土深度1~2cm条件下,杜松种子萌发效果最佳,萌发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29.
从土壤中的理化性状及对水分的蓄积效果2个方面,分析了朝阳地区多种植被类型保持水土的效果。结果表明:纯林及混交林均可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对水分的积蓄效果,其中油松—小叶锦鸡儿、油松—刺槐等混交林的效果更为明显,可在朝阳地区及其他立地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0.
桑园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有利于桑树和有益生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因此,重视农业防治技术,综合应用农业防治措施,是把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科学地、协调地结合起来,是以创造桑树良好生长环境和有目的地控制病虫害发生条件为前提,使农业生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避免滥用农药而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它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