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调查重庆市沙坪坝区种植食用菌的种类、产业模式、区域优势等基础上,分析沙坪坝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沙坪坝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七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2.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以工厂化生产常用原材料为基础,设计12种栽培配方,研究真姬菇(蟹味菇和白玉菇)在其中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栽培单产,筛选出适合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1即杂木屑25%、棉籽壳15%、玉米芯20%、米糠23%、麸皮12%、玉米粉5%为最适宜的工厂化生产配方。  相似文献   
43.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涪陵南沱镇茎瘤芥种植基地灌溉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域灌溉水质量整体较好,基本上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只有少数样点CODcr超标.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该区域灌溉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为一般性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和氟化物污染.  相似文献   
44.
三大产区莼菜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浙江杭州西湖、湖北利川、重庆石柱三大主产区的12份莼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5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扩增共获得6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条,占35.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1.3条带.用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莼菜在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752,Shannons信息指数Hs为0.2777;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287,Shannons信息指数Hs为0.1896.说明莼菜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73.43%),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3816.应用Nei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重庆产区3份莼菜材料首先与湖北产区的4份材料聚在一起,然后再与浙江产区的莼菜相聚.表明重庆产区莼菜和湖北产区莼菜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45.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6.
花脸蘑菌丝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脸蘑是一种尚未开发的野生菌,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我们对其菌丝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脸菌苗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2—28℃。pH范围为5.0—13.0,最适pH为6.0—7.0。最佳碳氮比为20:1-40:1。最佳碳源为淀粉、葡萄糖,其次为蔗糖和纤维素。最佳氮源为有机氮源如酵母膏和蛋白胨,无机氮源中以氯化铵为好。添加维生素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初探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情况,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和机械化发展程度,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分为完全工厂化生产和部分工厂化生产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在我国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方法,试从整体上探讨适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鸡腿菇在29℃培养,无子实体形成。基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和滤纸纤维素酶(FPA)酶活性较低,淀粉酶活性较高,至20天左右,酶活性达到高峰。在19℃培养,随着子实体的形成,CMC和FPA酶活性迅速达到高峰。可见CMC,FPA酶活性的增加,淀粉酶活性的降低与培养温度和子实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以食用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降解稻草秸秆,对子实体产量、品质,基质中木质纤维成分的变化和与基质主要成分降解相关胞外酶活性在不同培养阶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秸秆栽培所获子实体,营养品质较高.经过2潮菇阶段的培养,木质纤维成分在基质中的含量比栽培前降低11.94%~14.7%,主要发生在生殖生长期;对胞外酶的研究发现:淀粉酶在培养前期活性较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糖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峰值与低谷的发生与子实体的发育状态成正相关;漆酶和愈创木酚酶活性变化与基质中木质素的降解相关,在第1潮菇子实体成熟前活性逐渐升高,随后呈下降趋势;漆酶的活性与菌株子实体的产量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0.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麸皮和玉米粉是影响灰树花菌丝生物量的主效应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麸皮38.48g/L、玉米粉48.92g/L,对应灰树花液体菌种最大生物量为49.2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