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东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评价了广东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依656个品种对5个致病型的抗病谱,划分为6个抗性类型;品种间对广东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和强毒菌系Ⅴ型菌表现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等不同抗性水平;广东主栽品种均不抗Ⅴ型菌,对Ⅳ型菌的抗性常规稻比杂交稻好;品种抗性来源,主要来自携有Xa4、xa5和Xa7基因的品种。  相似文献   
22.
香蕉枯萎病菌根据鉴别寄主的不同分为4个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Race4)几乎对所有香蕉栽培种均致病,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广东、海南等地相继出现由4号生理小种侵染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的趋势。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剂可以有效防治该病,因此加强香蕉枯萎病的检验检疫工作,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该病的蔓延和危害迫在眉睫,而发展一种快速检测4号生理小种的技术方法将为检验检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生物防治也将成为控制该病害的一个新途径。概述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生物学特性、DNA分子标记技术、特异引物PCR检测技术、生防菌株的筛选和植物提取物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香蕉枯萎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三唑酮在荔枝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了三唑酮在荔枝果实和果园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荔枝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6~6.6d、4.1~4.8 d,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荔枝的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相似文献   
24.
广东水稻品种对不同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46个水稻品种对60个菌株的抗性反应,可以将这些品种区分为Ⅰ、广谱性抗病,Ⅱ、非广谱性抗病及Ⅲ、无抗性等三种类型。Ⅰ类型品种大多数是外引品种及其杂交衍生品种(系)。Ⅱ类型品种中只有少数具有较好的抗性,大多数都是中等抗病与中等感染的。Ⅲ类型品种都是偏于感病的,但丰产性状较好。为育成更多的抗病新品种,我们认为选择具有广谱抗性的品种作为亲本与高产品种进行组配,另外选择1—2个强菌株作为抗源筛选或杂交组合子代的抗性鉴定菌株,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10%氰霜唑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氰霜唑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氰霜唑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50μg/mL和10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1.04%和100%。2002-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3000、2500倍液和2000倍液喷药3~4次,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5.55%~79.29%,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5.59%~79.33%,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26.
科葆对节瓜上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葆是由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的新混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科葆微乳剂和乳油两种制剂对节瓜黄胸蓟马和节瓜亮蓟马均具有良好的防效,800和1000倍稀释液对节瓜黄胸蓟马和节瓜亮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在96%和90%以上。时两种天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科葆两种制剂在推荐用量下对拟环纹狼蛛较安全,对异色瓢虫成虫毒性也较低,但若虫相对较敏感。  相似文献   
27.
广东省不同产区芒果商品率及耐贮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省芒果主产区选择4个气候具有代表性的试点,比较采收期紫花芒果实商品率和耐贮性。结果表明,以雷州市覃斗镇和徐闻县迈陈镇为代表的雷州半岛中,南部产区采收期果实商品率较高,耐贮性好,以湛江市郊和广州市郊为代表地雷州半岛半缘及以北的广大地区采收期果实商品率较低,耐贮性较差,初步认为果实商品率主要和各产区挂果期台风和降雨量有关,而果实耐贮性则与挂果期降雨量有关。  相似文献   
28.
霜霉病是冬瓜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在广东冬瓜产区危害时期主要是在夏秋季植株生长中后期和露水多、雾气重的季节。2003~2004年进行了新药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治冬瓜霜霉病大田药效试验和使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冬瓜霜霉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且对冬瓜安全;施药3次后,25%阿米西达悬浮剂833倍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6.72%和84.35%,显著优于对比药剂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效,达到快速、有效地控制冬瓜霜霉病和增产增收的目的,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7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黄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相似文献   
30.
香蕉叶斑病在华南香蕉产区夏秋生长季节大量发生,严重危害香蕉功能叶片。7.5%氟环唑乳油是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新型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7.5%氟环唑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25μg/mL和5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1.73%和93.31%。2004--2005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香蕉营养生长期使用7.5%氟环唑乳油1000、750、500、250倍液喷药3次,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为66.25%~84.37%,其中250倍液防效达82.48%~84.3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