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5篇
  6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食品的开发及应用得到人们的重视,有益于人们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品应运而生,如绿色动物产品、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等。绿色猪肉  相似文献   
252.
根据虫口密度预测油松毛虫成灾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多年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立了油松单株蓄叶量估计模型和油松针叶损失率估计模型,将虫口密度和松毛虫单虫食叶量代入模型便可计算出是否达到成灾指标,不仅能及时掌握虫灾发生程度,而且对评估树木经济、生态效益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3.
急流冲击波是溢洪道泄槽中常见的一种水流现象。初步探讨了菱形冲击波的生成机理,通过模型试验给出了泄槽菱形冲击波内水面线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水力学理论给出了菱形波波高、波角及波长的计算方法,在边墙偏转角、泄槽宽度确定的条件下,波高、波角、波长的大小取决于波前弗汝德数Fr1。试验验证结果,与试验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Fr1≥2.9时,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计算,这对于优化泄槽边墙高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4.
刘文华  孙艳霞 《食用菌》2012,(4):57-57,77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经常因为杂菌污染而成品率低,有的甚至会全部报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另外,在一批菌种出现一定比例的污染状况时即使剩余菌种能够用于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人们常把杂菌称为食用菌的"克星"。下面介绍菌种制培中的几类常见的杂菌及预防措施。1几种杂菌1.1细菌菌落多为白色,无色或蓝色,粘液状;常见包围食用菌接种点,使食用菌菌丝不能扩展,菌落形态特征与酵  相似文献   
255.
为调查毛皮动物细菌病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状况,对患病毛皮动物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1株11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耶尔森氏菌、志贺杆菌、肺炎双球菌。多数细菌对磷霉素钠、先锋V、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其结果可为毛皮动物细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6.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整合子系统正被广泛研究.大量的报道表明这一系统在传播及扩散细菌的耐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基因盒-整合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细菌的耐药机理,丰富细菌基因捕获系统理论,为生物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找出大肠杆菌的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257.
林麝饲用植物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国标规定的饲料常规养分分析方法对林麝喜食的勾儿茶等24种野生植物叶样品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总能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泡桐、苜蓿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样品的粗蛋白含量介于8.4%~27.4%之间,其中构树、律草、桑的蛋白含量均高于泡桐、苜蓿,分别为27.4%、22.3%、19.0%;干物质含量介于90.1%~93.5%之间,粗脂肪含量介于0.8%~7.1%之间,粗纤维含量介于7.8%~23.0%之间,粗灰分含量介于4.8%~13.2%之间,总能介于14.38~19.73MJ/kg之间。这将为林麝的饲养管理及其营养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8.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圈养林麝非孕期应以雌麝的管护为主,尤其处于较高水平的第1阶段,是育幼雌麝饲喂和管护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259.
260.
刘文华 《现代园艺》2013,(22):153-154
园艺疗法是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生活所需。尽管目前在推广的过程中还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对身心娱乐的迫切需要,园艺疗法将成为人们的喜爱和必然的选择。基于此,园艺疗法将有着广阔的发展愿景。本文对园艺疗法的原理和概念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它在园林中的应用,旨在为同行提供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