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给靖江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磷钾肥配比对小麦品质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小麦产量,增大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与施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量呈负相关;磷钾肥的适宜配比为1:2~1:1之间。 相似文献
22.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对提高作物产量、评价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和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已经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以期为提高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针对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存在推苗角不够大,而不完全非圆齿轮轮系取苗机构存在冲击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满足蔬菜移栽取苗要求的具有较大推苗角的非圆完全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基于傅里叶函数设计了一种二次不等幅传动比曲线,开发取苗机构设计分析软件,分析傅里叶系数对取苗轨迹的影响规律,研究傅里叶系数对传动比曲线及从动轮和秧针速度特性的影响,揭示傅里叶系数对取苗机构运动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推导了不同傅里叶系数时取苗机构取苗角和推苗角的变化规律。制造和装配取苗机构,基于虚拟样机、高速摄像技术对取苗机构进行了旋转试验,通过对比取苗轨迹的理论、仿真和试验值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对取苗机构进行了台架取苗试验,得出转速40、50、60r/min时取苗机构的取苗成功率分别为94%、90%和88%,通过取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一点多址扩频通信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频通信作为数字微波通信的一种,由于其本身具备的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以南阳市电力工业局一点多址扩频通信系统为例,简要介绍了扩频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基于RGB颜色空间评价马铃薯块茎绿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块茎作为马铃薯的商品器官,块茎绿化严重影响马铃薯商品品质,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块茎绿化评价方法,对于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和块茎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提取块茎颜色空间特征,结合RGB颜色空间色差分析,对15个马铃薯四倍体和二倍体品种(系)材料的绿化趋势和绿化程度进行了系统评价。供试材料块茎在25℃条件下, 125μmolm–2s–1光照强度下,中薯2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Atlantic、Favorita和Kondor的绿化速度较快, HS66的绿化速度较慢。在光照处理9 d后,块茎色差值趋于稳定,在光照处理13d后,不同品种绿化程度差异明显,其中Favorita的绿化程度最大,中薯28号的绿化程度最小。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GB颜色空间的马铃薯块茎绿化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区分不同品种(系)的绿化速度和绿化程度,该方法简便、高效,结果可靠,为精准评价块茎绿化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提供了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6.
基于DSSAT模型的氮肥管理下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差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了评价氮肥管理对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差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数据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应用DSSAT模型分析了吴桥不同氮肥水平下冬小麦多年平均可获得产量及产量差,并研究了不同地块产量差和氮肥农学效率差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地块冬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但产量变异较小,地块间施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变异较大。模型分析确定222 kg/hm2为最佳施氮肥量,对应的最大可获得产量为7618 kg/hm2,地块产量与最大可获得产量有较大差距,当地冬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75%的农户地块的施氮量高于最佳施氮量,且氮肥农学效率普遍偏低。因此,生产中应优化氮肥管理方案,适当减氮并调整施肥时期和改进技术,提高氮肥农学效率,以实现冬小麦生产高产高效。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自然环境双重压力的背景下,通过合理的氮肥管理来缩减冬小麦产量差对提高中国粮食总产及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森林防火在我国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的生态屏障安全。随着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林下可燃物蓄积增多,发生森林火灾隐患机率也随之加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会给周围环境和生态安全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会损失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8.
29.
30.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田平均产量与品种区试产量间的产量差(GV)分别为2 024、1 455和1 835kg/hm2;与高产试验产量间的产量差(GE)分别为3 864、5 196和4 601kg/hm2;与潜在产量间的产量差(GM)为9 990、15 135和13 246kg/hm2,区内水稻产量提升空间较大。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层次产量差在各省份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同一省内,同一层次产量差在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间的表现也不同。但从整个区域来看,GV:早稻>晚稻>中稻,GE和GM均为:中稻>晚稻>早稻。因此,发展双季稻,恢复双季稻的面积是短期内提升该区水稻总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