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4篇
  24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玉米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的安全生长对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增收都非常重要。播种期是玉米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一时期的种子处理,对苗期根土蝽、蓟马、蚜虫、灰飞虱等害虫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并可降低由蚜虫、灰飞虱传播的粗缩病、矮花叶病的发病率。苗枯病、纹枯病等土传病害和丝黑穗病、疯顶病等系统性病害都应在这一时期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对于锈病、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发病严重的地区,应选用相应的抗病品种,可大大减少玉米生育期用药。具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三大项,一是结合播种和田间管理的农业预防措施;二是进行种子处理的化学措施;三是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262.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续课程,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密切;“自然辩证法”课程又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基础课,但两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263.
张子伦  刘巍 《农业工程》2018,8(12):54-56
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是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它还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提升农业企业知名度。从而打响农业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效。因此,做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对于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64.
早玉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杂交育成,亲本为京玉×瑞光3号。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95g,最大果重304g。果皮底色黄白,果面1/2以上着玫瑰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硬,汁液少,纤维少,风味甜,离核。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早果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265.
稀土对鲤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把鲤鱼卵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稀土溶液中进行孵化,观察胚胎发育状况,并进行记录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稀土溶液(<100ppm)对鲤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剂量的稀土溶液抑制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266.
杨柳絮是春季在北京怀柔区常见的植物性飘尘,由于其轻盈、易散的特性,造成了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该文旨在探讨有效的杨柳絮防治对策,以减少其影响。通过对杨柳絮散播机制、防治方法以及可行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防治对策,这些对策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和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怀柔区及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7.
时空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分布遥感提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块尺度作物分布信息清晰直观地反映了农田位置、空间形态等空间细节和种植类型信息,对精准农业管理、种植补贴发放和农业资源调查等具有重要价值。虽然遥感时空协同思路为地块尺度作物分布提取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在农田地块提取和时序特征构建方面尚存在不足。该研究基于遥感时空协同的思路,以Google Earth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为底图,利用擅于学习影像视觉特征的D-LinkNet深度学习模型,快速、精准提取农田地块形态;以地块为观测单元,利用Landsat8和Sentinel-2多源遥感的"碎片化"无云数据构建地块时序数据集,基于加权Double-Logistic函数重建地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序曲线;提取地块物候特征和多时相光谱特征,经过特征优选和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构建,开展地块尺度作物分布制图。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开展试验,共提取地块43.7万个,边界准确率为84.54%,相较于常规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地块提取,基于D-LinkNet的地块提取方法直接排除了非农田地物的干扰,地块形态与现实情况符合度更高;地块NDVI时间序列重建结果能够较好地捕捉作物开始生长、旺盛期、成熟收获期的动态变化趋势;分类特征重要性评价结果显示,红边特征、与时间相关的物候特征在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联合物候特征和光谱特征时分类效果最佳;根据特征重要性分析不同特征数量情况下的分类精度,当特征数量大于40维时,作物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保持稳定,总体分类精度维持在88%左右;对扶绥县地块尺度作物分布进行制图,提取甘蔗地块277 421个、水稻地块33 747个、香蕉地块4 973个、柑橘地块102 055个,分别占农田地块总数的63.48%、7.72%、1.14%、23.35%,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69.78%、7.12%、1.71%、18.06%。该研究在理论上构建了遥感时空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分类模型,为大范围、地块尺度作物分布遥感提取提供了实用化方案。  相似文献   
26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缘风沙流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缘半固定沙丘风沙流结构特征,采用方口梯度集沙仪和便携式气象站,收集2015年5-9月期间气象数据及风沙流沙样,对近地表风沙流的输沙率、粒径组成分布、粒度参数及平均跃移高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输沙率(Q)随高度(H)变化规律明显,均表现为负幂(Q=aH~(-b))形式递减,相关系数均较高,风沙运移主要集中在近地表0-40cm,其输沙量占总量的73.7%~97.9%;风沙流组成以细砂(0.1~0.25mm)为主,中砂(0.25~0.5mm)次之,平均粒径集中在120~250μm之间,随着高度的增加,风沙流中极细砂含量增加,中砂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大小呈递减趋势;风速、局地植被分布差异都会造成风沙流结构差异,沙粒的平均跃移高度与风速大小呈正相关性,同时风向的变化也造成局地风沙流平均跃移高度在纵深上分布规律的差异。  相似文献   
269.
黑龙江省粮食水足迹时空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李雨晴  付强  孟军  李天霄  戴爽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8):214-222,335
为分析黑龙江省粮食水足迹的变化规律,根据水足迹理论,选取2008—2018年黑龙江省11个地区进行粮食水足迹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分布趋势。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可知,东、西横向地区人口密度大,可用于粮食生产的灌溉水资源消耗少,粮食蓝水足迹较低;南、北部致力于农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消耗较大,粮食蓝水足迹较高。南、北部降水储蓄率高,因而南、北部粮食绿水足迹较高;东、西部横向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植被少,降水不易蓄积,所以东、西部绿水足迹相对较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黑龙江省粮食水足迹进行预测得出,2021—2025年黑龙江省粮食总水足迹平均值为2 050 m~3/t。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0.
池塘网箱养鱼技术是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借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溶氧、饵料、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1999年,宁夏推广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面积近1000亩,网箱净养水体1600m^3,网箱平均每1m^3生产规格为0.6kg的罗非鱼68.9kg,最高产量达到81.1kg,每只网箱收入4340元,纯收入1300元,以每两亩挂一个网箱计,即每亩池塘可净增收入500元左右,并且池塘中鱼产量每亩在75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