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素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已被开发和投入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建立一套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用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目标。本文分门别类梳理农产品中主要农药残留及其危害,探讨国内外抗体创制领域最新热点技术,并就农药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及展望,旨在为指导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析小麦粒形性状的分子数量遗传特征及其与水分环境的互作关系,以两个冬小麦品种(陇鉴19和Q9086)为亲本创建的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两种环境条件下该群体的粒形进行QTL定位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小麦RIL群体中各株系呈现广泛的表型变异和超亲分离,对水分环境反应敏感,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复杂。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控制粒形的26个加性QTL(A-QTL)和22对上位性QTL(AA-QTL),分布在除4D、6D、7A和7D以外的其他17条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60%~13.90%和0.52%~2.76%,对粒形的表型有正向或负向遗传效应。这些A-QTL和AA-QTL均与水分环境存在显著互作,但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低(<3.05%)。在A-QTL中发现了3个对表型变异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位点( Qkl.acs-1B.1, Qkw.acs-6A.1 Qkp.acs-1B.1),未检测到两种环境中稳定表达的A-QTL位点。在1B、3B、4B、5A、5B、5D和6A染色体上发现了7个A-QTL热点区域(Xgwm153~Xmag981、Xwmc231~Xbarc173、Xgwm149~Xgwm495、Xgwm186~Xcfa2185、Xbarc59~Xbarc232、Xgwm292~Xwmc161、Xksum255~Xbarc171),这些标记区间可能是控制小麦粒形基因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93.
3类除臭剂的除臭效果与VOCs消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市场上化学型、植物型与生物型3种类型除臭剂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去除的VOCs物质。[方法]在等体积密闭空间内预置相同臭源,定量喷洒除臭剂,人工嗅辩评价除臭效果。以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消减的VOCs物质。[结果]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效果最好,在用量为100ml的试验初始阶段大部分样品可使臭源的恶臭强度降到3以下;加入200ml后,所有样品的恶臭强度均降到2以下。生物型除臭剂表现次之,当喷洒200ml除臭剂时,使臭源的恶臭强度降到3以下。化学型除臭剂效果稍差,用量为100ml时的除臭效果不明显,加大使用量后逐渐产生效果。其中H-3在加入200ml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除臭效果变弱。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了除臭前后VOCs物质,发现2种标志性恶臭物质戊醛与邻二甲苯减少量较大,同时对1,4-二恶烷、乙苯、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甲醇(这6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属于美国国家环保署规定的重点控制有害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结论]除臭剂效能从高到低排序为植物型、生物型、化学型,药剂量与除臭效果并非正比关系,除臭剂的使用对臭源中标志性恶臭物质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皮素(P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牛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试验选取牛脂肪组织,使用Ⅳ型胶原酶分离牛ADSCs,传代培养后利用免疫荧光对牛ADSCs表面标记蛋白CD29、CD44、CD73及Vimentin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0、100、200、500、1000μmol...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流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水质季节动态.【方法】以云南省红河流域为例,连续2a采用定点实地调查和水质采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水质变化(全氮TN、全磷TP、生物耗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及浮游植物多样性分布状况.【结果】(1)红河流域主要浮游植物种类为绿藻门和硅藻门,不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丰度随季节均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夏季和秋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局部有所波动.(2)红河流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P)、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随季节呈"V"字型变化规律,在春季和冬季达到最高,夏季和秋季较低;不同指数所判定的污染类型不相一致.(3)红河流域水质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水体透明度、水温、pH,TN,TP,BOD5和CODcr质量浓度呈一致的变化规律,在夏季和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低.(4)应用灰关联分析评价红河流域水质类别,呈现不同季节水质与《标准》中的Ⅰ类水质的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25,0.836,0.814,0.781,在不同季节里水质等级均为Ⅰ类.【结论】不同季节红河流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均与水体透明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影响春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TN质量浓度、TP质量浓度,影响夏季和秋季浮游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TN质量浓度、TP质量浓度、BOD5浓度和CODcr浓度.综合分析表明:红河流域春季和冬季水质状况较好,夏季和秋季水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96.
CO_2超临界萃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酿酒后葡萄皮渣中萃取白藜芦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筛选的7.5%乙醇为最佳夹带剂,通过温度、压力、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各因素效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在38℃、13 MPa下萃取17 min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平均得率达0.087%.  相似文献   
97.
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检测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建立酯联免疫检测法(ELISA).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回收率范围为67%~99%,其最低检出限为0.1 μg/kg;以建立的ELISA法对随机添加的35个普通动物饲料样本进行分析,并以HPLC法对同一批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回收率相关系数为0.956 1.证明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适合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98.
2019年草地贪夜蛾灯诱监测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9年草地贪夜蛾灯诱结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天津8省(区、市)14个高空测报灯观测点,6月始灯下陆续见蛾,8月-10月多数观测点出现明显蛾峰; 湖北、河南、天津3省(市)8个常规测报灯观测点7月-10月灯下见蛾,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蛾峰。因此,高空测报灯可用于草地贪夜蛾区域性种群动态监测,种群超过一定数量条件下常规测报灯有效,灯具需选择合适地点设置。多数高空测报灯下雄蛾量明显高于雌蛾量,常规测报灯雌雄比差异不大,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
100.
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未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4种修枝强度,采用裂区设计连续2年度实施人工修枝,研究修枝对尾巨桉生长动态和单板质量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龄尾巨桉生长量受修枝强度的影响更大;随着林龄的增加,胸径生长将在生物量就近分配原则下受到影响,但修枝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与修枝后林冠的高度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有关;经2011和2012年连续实施2次人工修枝后,4种修枝强度的2013年双月连续单株材积、2013年定期单株材积基本一致;重度修枝能增加单板单位面积活节和降低单板单位面积死节,提高单板质量等级;重度修枝是综合尾巨桉生长量和单板质量等级前提下的定向培育无节材的最适宜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