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6个不同苎麻品种的根际土壤为材料,对根际的土壤养分、细菌、真菌、放线菌、脲酶、酸性磷酸酶、pH的差异性及其根际土壤养分与苎麻产量和纤维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环境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pH、微生物数量存在品种间差异性.株高与全磷、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株数与全磷达到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纤维支数与全磷显著负相关,纤维强力与全钾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苎麻“中苎一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未种植苎麻的土为对照,设计带根腐线虫土(处理1)、带根系分泌物土(处理2)、连作多年的土(处理3)及消毒处理的土(处理4)四个不同的处理,研究不同连作障碍因子对苎麻的产量性状、丙二醛(MDA)含量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均有所下降,处理1、处理2及处理3的株高、茎粗及单株纤维产量都显著地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处理1、2、3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二麻时期处理1的SPAD值显著的低于其它处理及对照,其次为处理2、处理3。总之,苎麻主要连作障碍的因子为带根腐线虫、带根系分泌物、连作多年土壤中毒及其微环境的改变等因素,MDA含量升高,显著地降低了苎麻原麻产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AsaNCED基因14个,预测其氨基酸数量为409~599个,蛋白分子量为46 421.95~67 090.27 Da,理论等电点为5.48~6.87。多数基因外显子数为1个,少数为11~12个。在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光、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并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基因家族成员中;同时也存在与干旱相关的MYB结合位点、防御与胁迫响应元件、伤口响应元件和种子特异性调控元件。该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表达差异性。通过异源过表达AsaNCED4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其株高明显低于野生型,qRT-PCR分析发现AsaNCED4基因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系)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土壤微生物量排序依次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不同品种间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非根际微生物在品种间(系)差异不显著;苎麻根际微生物量大于非根际,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品种(系)纤维产量存在差异,以品种"中苎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圆叶青增产19.5%;苎麻品种经济性状指标、产量与主要微生物数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能说明不同苎麻品种间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中苎1号为材料,分别采用稻草、麻地膜和塑膜对其进行田间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观察记录4种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温度变化,并测定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记录苎麻的出苗时间以及株高变化,苎麻收获后比较各处理的株高、茎粗、皮厚、纤维产量等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过冬期间对其地表分别进行稻草覆盖、麻地膜覆盖和塑膜覆盖处理均能提早苎麻出苗时间,加快生长速度,收获的纤维产量和各经济性状也相对无覆盖处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头明  汤清明  朱四元  唐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59-15562,15734
[目的]探讨影响苎麻生态区域适应能力的气候因素。[方法]在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选取5个不同生态区域分别作为试验点,考察了中苎2号的产量,并依据苎麻产量高低衡量了中苎2号对各生态区域的适应能力,最后分析了导致苎麻适应性差异的气候因素。[结果]各试验点产量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产量差异达到2.3 kg/20 m2,且这一结果在2年试验中可以很好的重复。结合各生态区域的气候因子分析发现,中苎2号产量与其生长期间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日照时间和降水量可对中苎2号起到增产作用,而相对湿度则会对中苎2号起到减产作用。[结论]环境气候因子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差异是导致苎麻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适应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参试品种(系)于2009-2010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河南信阳等七省(区)的七个区试点进行了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全文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开花是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发育过程,该过程受内外多种因素调控,该过程中成花素FLOWERING LOCUS T(FT)蛋白的诱导极其关键.苎麻和大蒜分别为短日照和长日照经济作物,对比研究两者FT基因家族特征,有助于理解植物的开花进化.研究基于苎麻和大蒜基因组注释,筛选出2个苎麻FT家族基因和11个大蒜...  相似文献   
19.
2008-2009年国家苎麻品种(系)生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生产试验于2008~2009年分别在湖南南县、江西宜春等四省的四个试点进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四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计六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我国苎麻科研、品种鉴定和大面积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品种信息.  相似文献   
20.
6个不同生态区域苎麻产量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对不同的生态区域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全国六个省(市)选取试验点考察川苎12号的产量.结果发现各试验点产量差异较大,2008年和2009年各地区最高和最低产量差异达到3.0和3.8kg/20m2.结合各生态区域的气候因子分析发现,川苎12号产量和其生长期间的降水量、日照时间及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相关.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