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 1994~ 1999年研究 ,明确了生长最适温度苹果轮纹病菌为 2 5~ 2 8℃ ,苹果炭疽病菌为 2 8~ 30℃ ,最适 p H值苹果轮纹病菌为 p H7~ 8,苹果炭疽病菌为 p H4~ 7。 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以蔗糖为最佳碳源 ,天门冬素和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硫酸铵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燕麦粉对菌丝生长不利 ,但能促进轮纹和炭疽病菌子实体的形成。轮纹病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短光波 36 0~ 4 0 0 nm黑光灯连续照射有利于 2种病菌子实体的大量产生。苹果叶片、果实组织液能激发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2.
正苹果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是我国食用最普遍的水果之一,尤其是"烟台苹果"享誉中外。但由于苹果产量大,短时间内消费不了,大部分苹果需进行低温(冷藏)贮存。苹果贮藏期间会发生青霉病、霉心病、苦痘病等病害,致使苹果部分或全部腐烂。而真菌在侵染苹果的同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毒素。可在苹果上产生毒素的致病菌种类很多,本文重点叙述苹果青霉病、霉心病及其致病菌产生的毒素。  相似文献   
43.
44.
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测定果蔬中螺虫乙酯、丁醚脲及其6种代谢物 (螺虫乙酯-烯醇、螺虫乙酯-烯醇-糖苷、螺虫乙酯-单羟基、螺虫乙酯-酮-羟基、丁醚脲-脲和丁醚脲-甲酰胺) 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破壁机匀浆,V(乙腈) : V(甲酸)=10 : 1混合溶液涡旋提取,定制的QuEChERS净化管净化,岛津Shim-pack XR-ODS色谱柱分离 (75 mm × 2.0 mm,1.6 μ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丁醚脲-脲和丁醚脲-甲酰胺在0.001~0.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6种化合物在0.005~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 3。验证了梨、葡萄、西瓜、芥蓝、芹菜和韭菜6种基质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0.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8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8%~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4%~15%之间,定量限为0.001~0.005 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用于同时测定果蔬中上述8种化合物残留。  相似文献   
45.
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6~1997年分别在自然病地和土壤混合接菌条件下,应用立克秀6%悬浮种衣剂和2%湿拌剂拌种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立克秀悬浮种衣剂以100kg麦种拌50mL、67mL,湿拌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和对照药剂10%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拌种4个处理防效显著;尤以立克秀悬浮种衣剂67mL/100kg种子拌种防效最高,对纹枯病平均防效50.76%~64.03%,对全蚀病平均防效45.20%,增产幅度为16.13%~22.13%。而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较湿拌剂防病保产效果更为突出。立克秀拌种比三唑醇拌种安全性高,对小麦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6.
磷化铝主要用于仓贮害虫。近几年来,将其用于熏洞杀灭田鼠,效果理想。老鼠死于洞穴,无二次中毒,成本低,节约饵料,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邹县植保站开始试验、示范,1985年大面积推广。1986年9月,邹县根据国务院灭鼠防病会议精神及省、市委要求,成立灭鼠指挥部,卫生、农业相结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起一支精干的灭鼠专业队,家鼠田鼠综合治理,采用0.05%敌鼠钠盐毒饵灭家鼠,磷化铝熏洞灭田鼠。4年来,全县累计防治面积173.7万亩次,共杀灭田鼠83.3万只,1986年11月用夹夜法考  相似文献   
47.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引起苹果烂果 ,本研究发现轮纹病是导致苹果烂果的主要原因。采收期病果中轮纹病占 82 .99%~ 91 .0 8% ,炭疽病占 6.87%~ 9.4 8%。贮藏期病果轮纹病占 78.50 %~ 80 .56%。两病均具有前期侵染、后期发病、潜伏期长的特点。苹果轮纹病菌的侵染初期在 5月 ,侵染盛期在 7~ 8月 ;苹果炭疽病菌的侵染盛期为 6~ 8月。果园内 4~ 9月均有孢子活动。孢子散发初盛期为 5~ 6月 ,盛期在 7~ 8月 ,田间孢子散发盛期与病菌侵染盛期相吻合。果实感病率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高于成熟期。采收前 3 0d和贮藏 3 5d内为果实发病高峰期。降雨是决定两病当年发病早晚和发生程度的决定性因素。病菌孢子释放、侵染及田间果实发病均与降雨密切相关。温度只影响孢子散发的初始期 ,而对病情发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VWD)检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在枣中的消解动态、最终残留水平以及膳食摄入风险。样品加盐酸后,用乙腈匀浆提取,Florisil柱净化,HPLC-VWD检测,外标法定量。运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对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不同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0.1~5 mg/kg添加水平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9.6%之间;两种农药在枣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1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2.5 d和12.4~18.4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3.83和0.1~3.07 mg/kg。对2~6、7~14、18~30和60~70岁4类人群进行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施药后7 d,枣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2~6岁的幼儿存在不可接受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其他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二氰蒽醌在施药后7、14和21 d,吡唑醚菌酯在14和21 d对4类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6%唑醚·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枣树炭疽病,用药量为2.67 g/kg,施药间隔期7 d,最大施药次数3次,采收间隔期14 d,收获期的枣对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49.
苹果中喹啉铜残留的GC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喹啉铜转化为8-羟基喹啉问题,以EDTA溶液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苹果中喹啉铜残留进行研究。前处理过程中,喹啉铜转化为8-羟基喹啉,乙腈提取,用FTD检测器进行残留量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喹啉铜在0.0605~2.4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05 mg/kg,苹果中喹啉铜添加回收率为79.8%~98.3%,RSD为1.0%~2.3%。该方法简单、可靠,可应用于水果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0.
赤霉酸在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定赤霉酸在梨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将2.7%赤霉酸膏剂按37.5 mg/果进行田间试验,应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残留量分析检测,研究了赤霉酸(GA3、GA4+7)在梨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赤霉酸在梨中的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9.8~13.6天。赤霉酸在梨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减,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