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寻求操作简单、高效的苜蓿二胺氧化酶(DAO)纯化方法。[方法]苜蓿种子黑暗培养3 d,幼苗依次经硫酸铵沉淀,葡聚糖凝胶G-100(sephadex G-100),DEAE-纤维素以及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层析分离纯化,最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最佳分段盐析的硫酸铵饱和度为20%~50%。经一系列层析分离后酶液比活力达84.67 U/mg,回收率为26%。经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后,出现1个蛋白质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 k Da。而在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后,出现2个蛋白质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和40 k Da。[结论]苜蓿DAO是由2个大小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  相似文献   
92.
河套灌区小麦后复种燕麦草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后复种燕麦草(Avena sativa L.)的品种适应性、生长特性、产量与营养价值,引进适合秋季种植的8个燕麦草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燕1号、加燕2号、林纳、青海甜燕、胜利者、天鹅),通过对各燕麦草品种的农艺性状特征、分蘖数、平均旗叶宽、平均旗叶长、茎直径、株高、茎叶比、生物产量与主要营养价值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相同品种生育期46 d霜冻前的CP含量高于生育期76 d,NDF、ADF、可溶性糖含量与鲜、干草产量均低于76 d;霜冻后30 d的生长速度与高度结果表明适合小麦后种植的秋性耐冷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和林纳;茎叶比与CP含量呈负相关,与NDF、ADF、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除天鹅)与CP、NDF、ADF、可溶性糖总产量呈正相关。从8个燕麦草品种中选出分蘖数适中、植株高、叶片长而宽、茎叶比低、干草总产量高和总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与林纳。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羊草质量,试验对呼伦贝尔羊草群落进行切根、切根+化肥、切根+有机肥处理,利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及酸碱依次水解法测定羊草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经切根、切根+化肥处理后羊草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升高,粗纤维含量降低,在切根后施有机肥量为105 kg/hm2时,羊草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0.97%;粗脂肪含量亦最大,为3.53%。说明切根+有机肥明显改变了牧草中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围封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刈割制度(连续刈割、隔年刈割)对围封羊草草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植被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都会显著降低(P0.05)。隔年刈割和连续刈割两种制度相比,在植被群落数量特征及生物量上,隔年刈割要优于连续刈割,植被群落的平均高度、盖度等数量特征及地上生物量均表现出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植被群落的α-多样性在封育下最低,表现出随刈割频次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在不同刈割方式下,植被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且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幅度很大,建群种羊草的重要值在连续刈割下低于隔年刈割,而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重要值在连续刈割下最大,且群落中其它伴生种的重要值也随刈割频次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5.
通过野生雀瓢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分析了雀瓢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雀瓢既是优良天然牧草、天然绿色食品,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锡林郭勒盟大面积人工种植,在较贫瘠的土质上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96.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还有许多方法和政策需要修订,需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成果,超额完成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7.
不同配置模式沙柳林内沙柳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内蒙古东胜区泊江海镇覆沙地3种配置模式沙柳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样地内采取样株法,采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沙柳灌丛生物量与各测树因子的回归模型得出:沙柳冠幅直径、灌丛高度的组合和萌条数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较高。低密度、中密度沙柳纯林和柠条沙柳混交林内沙柳灌丛地上生物量最优模型依次为:w=13.612-4.778(D2H)+0.748(D2H)2、w=1.408×e(0.027N)和w=-0.468+0.236N-0.001N2。用复相关系数、样本均方、均方比对模型进行评价、优化和适合性检验,拟合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8.
我校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吉林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说明的基础上,从学科的实际出发,论述 了森林培育学科的学术地位、发展趋势、发展目标,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通过实施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治理、北山坡绿化和冲积扇绿化三大林业重点工程,有力地改善了该旗山后牧区、阴山冲击扇等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乌拉特草原再现秀美风光。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治理:锁住黄沙展新颜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狼山的西北部,包括该旗境内的本巴台沙漠、海里沙漠、白音查干沙漠等五处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按沙化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0.
200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玉泉观站引进了5种外来树种,分别是:美国杏李(Prunus domestica×P.armeniaca)、美国东部黑核桃(Juglans nigra)、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树莓(Rubus gp.)和无刺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了确定有无外来物种入侵,2006年对玉泉观站外来树种栽植区进行昆虫种类调查,采用手工捕捉结合网捕的方法采集昆虫标本,经鉴定分析共有45种昆虫,其中有害虫31种,分属于5目21科;天敌昆虫14种,分属于5日11科,种类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分别占害虫总数和天敌昆虫总数的35.5%和35.7%.45种昆虫均为当地种,说明引进外来树种没有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