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40篇
  13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钙和热处理对赞皇大枣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半红期赞皇大枣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钙(1% CaCl2 25 mg/L 6-BA)、采后浸钙(1% CaCl2浸果2 h)和热水浸果(45 ℃水浸果30 min)方法处理对枣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条件下贮藏,与CK(不进行任何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够较好地保持可溶性总糖、有机酸含量的相对稳定,保持较高的Vc含量;热水浸果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的腐烂率,采前喷钙处理可以使果实低温贮藏2个月不腐烂,有效地提高了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62.
MA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目前MAP使用的基本包装材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概括,并论述了在果蔬贮藏期间MAP技术对品质指标的影响及其对生理代谢的调控效果,从减少水分损失、抑制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三方面探讨了MAP技术保鲜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当前MAP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3.
以冷藏后的库尔勒香梨健康果和发生顶端腐烂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健康果与发病果不同部位的Ca、Mg、K含量,以探讨这种病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果皮、果肉、果心中Ca、Mg、K含量差异显著。患病果果皮和果肉中的C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果,且顶部Mg、K含量低于健康果,但其差别小于Ca含量的差别。因此,库尔勒香梨萼端腐烂可能与果实果皮、果肉组织缺钙,以及顶部果皮缺Mg有关。  相似文献   
164.
董宇  冯云霄  关军锋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8):3834-3841
【目的】研究苹果痘斑病果实和健康果实不同部位Ca、K和Mg含量及离子微区分布,分析Ca定位与痘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探讨果实产生痘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以‘短枝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cv. Spur Fuji)为材料,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患痘斑病果实(简称病果)与健康果实(简称健果)的顶、中、底部果皮组织中Ca、K和Mg含量。同时,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果皮和果肉组织中Ca、K和Mg的微区分布,并观察Ca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规律。【结果】病果的果皮中Ca含量显著低于健果,而K和Mg含量与健果无显著差别。X射线微区分析证明,健果果皮中Ca和K的X射线峰值显著高于病果的,健果果肉中Ca峰值显著高于病果的,K的峰值相反,但病斑区域K峰值极高。在健果中,Ca颗粒大量存在于果皮或果肉的液泡中,且分布均匀,但在病果中,Ca颗粒分布显著减少,尤其是在病斑区域的果皮细胞中,大量Ca颗粒出现在内陷的液泡膜之外,且其细胞形状不规则,内含物减少,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囊泡。【结论】病果的果皮组织中Ca含量明显低于健果的,病斑区果肉中积累大量的K。果皮细胞内Ca外泄,液泡内Ca明显减少。这些揭示细胞内Ca参与苹果果实痘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5.
<正> 3 绿色果园的建立 3.1 无公害果品对产地环境的要求。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地域条件、大气质量、土壤质量和农业灌溉水质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我国2002年颁布实施的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对部分无公害果品的产地环境有明确的规定,该  相似文献   
166.
对比分析了4种砧木(M26,M9,MM106中间砧及山定子乔砧)对“金冠”苹果的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除MM106砧木果实品质表现较差外,其余砧木的果实品质无明显差异;M26砧木果实P、Ca含量较低,MM106砧木果实Ca含量较高;不同砧木上果实的Mg、K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7.
影响苹果采后生理失调的矿质营养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矿质营养与苹果采后生理失调的关系,利用矿质营养进行生理失调的早期预测方法,以及影响果实矿质营养的有关因素。重点分析了钙的作用及其与其它元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比较窖藏和冷藏过程中,鸭梨果实品质、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电子鼻特征、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进一步解析两种贮藏方式对鸭梨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鸭梨采收后以窖藏和冷藏两种方式贮藏,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使用电子鼻检测挥发性物质变化,利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测定挥发性物质成分及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乙烯生成(PbACS1PbACO2)及其信号转导(PbETR1PbETR2PbERS1aPbERS1bPbEIN3PbERF)、挥发性物质合成(PbAAT1PbADH2PbADH3PbADH5PbHPLPbLOX1PbLOX8)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冷藏期间,鸭梨果实硬度变化较小,SSC上升,TA含量下降。窖藏时,果实硬度下降比较明显,但对SSC的影响较小,而TA含量增加。与冷藏相比,窖藏下果实呼吸速率较高,乙烯释放高峰提前1个月出现,且其峰值较高。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两种贮藏方式下的挥发性物质,其中W1W、W5S、W2W、W1S这4种传感器对挥发性物质区分起主要作用;窖藏期间果实挥发性物质较多。鸭梨果皮和果肉的挥发性物质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烷烃类等,且果皮中含量较高;窖藏果皮和果肉、冷藏果皮和果肉中分别检出36种和33种、28种和24种挥发性物质,窖藏鸭梨较冷藏时生成更多的乙酯类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E,Z)2,4-癸二烯酸乙酯等为果皮主要香味物质,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为果肉主要香味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与冷藏相比,窖藏明显上调鸭梨果皮和果肉ACC氧化酶(PbACO2脂氧合酶(PbLOX1)和醇酰基转移酶(PbAAT1)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乙烯不敏感转录因子(PbEIN3)的表达。【结论】在贮藏3个月内,与冷藏鸭梨相比,窖藏条件明显促进乙烯生成(PbACO2)和香气合成(PbLOX1PbAAT1)等基因的表达,此时果实具有较多的香气物质种类和较高含量,表现出香味浓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9.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目前和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为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的需求,特邀请河北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做“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关键技术”讲座。本讲座由及华(硕士,副研究员)、关军锋(博士,研究员)执笔,中心主任关军锋博士主审。  相似文献   
170.
金冠苹果内膛的短枝叶片枯黄脱落,是生产中的常见现象,测定分析表明,与外围新梢中部叶相比,内膛叶片乙烯释放较多,并且黄叶比正常绿叶具有较高的乙烯生成量。光对离休叶片的乙烯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