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基于实测的叶面积与叶长和叶宽数据,对甘薯叶面积简便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7.2%,显著高于叶面积仪测定法的平均相对误差2.8%,但其准确程度亦能够满足甘薯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32.
运用植物学相关研究方法,近年来通过对西藏各地野生波棱瓜资源进行的考察和材料收集,阐述其分布状况,同时对其植物学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对比分析和分类,鉴定西藏共自然分布了分别属于3个属的3个种,分别为波棱瓜属Herpetospermum Wall.的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 (Ser.)Baill.、赤(腿)儿属Thladiantha Bunge 的西藏赤(瞧)Thladiantha setispina A.M.Lu et Z.Y.Zhang和三棱瓜属Edgaria的三棱瓜Edgaria darieelingensis C.B.Clarke,并重新列出了西藏野生波棱瓜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3.
为探索一种有效且适应西藏藏药栽培的非化学除草方式,保证中药材质量与品质,通过在藏药匙叶翼首草人工栽培样地设置人工除草(MW)、覆黑膜(MF)以及不除草(CK)等不同除草处理,并调查不同处理措施下各样点的物种组成、数量、高度、盖度以及生物量等杂草群落特征,探讨人工除草方式和覆黑膜除草方式对翼首草样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翼首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W处理下杂草种类最多,有20种,CK有18种,MF有8种杂草;从杂草的数量、高度以及地上生物量来看,对照杂草的总密度、平均高度以及地上总生物是MW处理的2.00、1.48和3.80倍,是MF处理的4.19、3.77和61.21倍,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从杂草功能群多度来看,CK中胁迫忍耐型杂草功能群多度最大,MW中干扰型杂草功能群多度最大,MF中竞争型杂草功能群相对多度最大;从杂草和翼首草的生态位特征来看,MW处理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较小CK优势杂草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较大,MF处理也是杂草生态位宽度较大但种间重复较小,各处理翼首草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MFMWCK;从不同除草措施翼首草产量来看,MF处理翼首草产量分别是MW和CK的1.32和1.78倍(P0.05)。总得来看,MF处理除草效果最佳,且翼首草产量最大,MW处理除草效果次之,杂草严重影响了翼首草产量。  相似文献   
34.
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是西藏特有的托品烷生物碱药源植物.利用农杆菌C58C1(pRiA4)侵染铃铛子不同器官考察发根诱导频率,并考察了7种培养基(1/2MS,MS,1/2B5,White,WPM,B5和N6)对发根生物量和托品烷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影响.真叶和茎段的发根诱导频率分别为53.33%和60.00%,子叶不能诱导出发根.PCR表明rolB和rolC基因已整合到发根的基因组中.B5培养基最适于铃铛子发根生物量和托品烷生物碱积累,发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6.9±0.94g/瓶和0.44±0.06g/瓶;发根中莨菪碱质量分数为3.49±0.13mg/g.B5和1/2B5培养基中发根的东莨菪碱质量分数高于其他的培养基,分别为1.37±0.06mg/g和1.43±0.22mg/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5培养基中发根总生物碱产量也是最高的,为2.1±0.29mg/瓶.研究结果为利用发根规模化生产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藏药植物辐冠党参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野外实地线路调查、样点-样方套-样方调查、市场调查及专家走访对西藏高原13个县的藏药植物辐冠党参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各县辐冠党参分布面积排序是:工布江达县左贡县米林县墨竹工卡县朗县堆龙德庆县丁青县察隅县=嘉黎县=芒康县=巴青县=索县=尼木县,其中工布江达县分布最多,其次是左贡县和米林县,察隅县、嘉黎县、芒康县、巴青县、索县和尼木县未发现有分布。(2)各县辐冠党参株平均干重排序是:堆龙德庆县朗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察隅县=嘉黎县=左贡县=芒康县=丁青县=巴青县=索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其中堆龙德庆县的辐冠党参平均干重最重,察隅县、嘉黎县、左贡县、芒康县、丁青县、巴青县、索县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的平均干重为0 g。(3)各县辐冠党参生物量的排序是: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朗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左贡县丁青县=嘉黎县=芒康县=察隅县=尼木县=索县=巴青县,其中墨竹工卡县较多,丁青县、嘉黎县、芒康县、察隅县、尼木县、索县、巴青县的生物量为0。(4)各县辐冠党参资源具有分布广泛但不均匀的特点: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朗县左贡县米林县堆龙德庆县丁青县=嘉黎县=芒康县=察隅县=尼木县=索县=巴青县,其中工布江达县较多,丁青县、嘉黎县、芒康县、察隅县、尼木县、索县、巴青县都较少。(5)针对辐冠党参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的保护区、人工栽培、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36.
甘西鼠尾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甘西鼠尾草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甘西藏鼠尾草这种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在西藏得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余奇  郑维列  权红  兰小中 《北方园艺》2015,(12):142-144
以芒康县蓼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试材,采用野外采集标本、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等方法,研究了芒康县7种蓼属药用植物,其中5种为藏药。结果表明:芒康县蓼属药用植物种类不多,都生长在高寒地区,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特征,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GB)、卡诺区(KR)和洛隆县(LL)的甘青青兰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并与根际土壤核心微生物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甘青青兰根际土壤共获得3 900个细菌OTUs和1 990个真菌OTUs,不同地区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GB、KR和LL样品的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GB样品的优势真菌门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KR和LL样品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优势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核心微生物菌群分析表明,甘青青兰根际土壤核心细菌菌群有257个属;核心真菌菌群有102个属。相关性分析表明,核心微生物菌群的改变与根际土壤理化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  相似文献   
39.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之西藏自治区曲松县、洛隆县和边坝县等3县野外调查中,发现3个药用植物新记录种,且在相关文献中均未见西藏有分布记载.结果表明,西藏分布新记录,经整理鉴定,分别为裂叶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 Linn.)、羽衣草(Alchemilla japonica Nakai et Ha...  相似文献   
40.
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森林降水分配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1999-2001年色季拉山定位站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森林降雨观测资料,对穿透降水,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时段内的分配比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第1次降水分配格局中,生长季(5-10月)平均降雨840.10mm,其中穿透降雨343.90mm,占降雨的40.93%,树干茎流量6.70mm,占降雨的0.8%,树冠截留量489.50mm,占降雨的58.72%。当降雨强度小于平均降雨强度2.09mm/h时,出现干流的时间滞后于降雨1-2h,当降雨强度大于3mm/h时,30min左右即可出现干流,树干茎8流量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加,林冠覆盖面积的增大和树皮增厚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