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林业   1256篇
农学   884篇
基础科学   481篇
  716篇
综合类   5601篇
农作物   766篇
水产渔业   548篇
畜牧兽医   2844篇
园艺   1156篇
植物保护   45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735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究重金属元素铅(Pb)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Pb污染背景下谷子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自然土壤加水为对照(CK,0 mg/kg),设5个外源Pb浓度处理(50、100、250、500和1000 mg/kg),分析不同Pb浓度处理对谷子萌发及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Pb浓度的增加,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000 mg/kg处理的相对发芽率仅有52.5%。叶绿素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Pb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Pb浓度为500 mg/kg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达最大值,较CK分别增加58.3%、69.5%和64.3%。随着Pb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OD活性对1000 mg/kg高浓度Pb胁迫尤为敏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5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较CK显著增加54.1%;Pb浓度为10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与CK相比显著降低14.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Pb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质膜透性、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与Pb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Pb浓度下抗性指标相对值的平均值(敏感性)排序为:POD活性>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论】谷子在萌发阶段和幼苗时期均会受到Pb胁迫的影响,同时在响应Pb胁迫时,谷子能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提高其适应Pb胁迫的能力,但这种适应性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992.
以乌桕无性系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通过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对照组)、65%(轻度胁迫)、50%(中度胁迫)和35%(重度胁迫),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乌桕秋叶生理指标及观赏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叶变色过程中,不同处理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减少,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大幅升高,类胡萝卜紊升高后下降.与此同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上下波动变化,色度值L*和b *值总体升高后下降,而a*随叶色变红而变大,并与花色素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度和重度胁迫的叶绿素降解量和花色素苷合成量最多,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度胁迫下的花色素苷积累更早,并且色度值L*和a*值均最高.在乌桕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中度和重度胁迫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叶色变化时间提前,中度胁迫下观赏期更长,生长受影响有限且叶色更红艳亮丽,视觉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3.
利用2005-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了河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并利用边界线分析方法评价了土壤磷钾肥力对夏玉米产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对夏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5.4%和88.8%,建立的土壤磷、钾肥力丰缺指标的缺乏、低、中、高和极高含量分别为:土壤有效磷含量<12.0、12.0~16.0、16.1~22.0、22.1~30.0、>30.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86、86~100、101~114、115~131、>131 mg/kg.河北平原区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临界值为26.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临界值为112 mg/kg,在生产中要培肥土壤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此临界值,以减少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在观赏植物的栽培和售后期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类病毒和病毒、植原体、细菌、卵菌及真菌均可危害观赏植物.与化学防治的短期效应相比,抗病育种是一种可持续的作物保护方法.挖掘和增强观赏植物抗病性可以减少对其他控制策略的需求.因此,提高抗病性通常是观赏植物育种者优先考虑的因素,选育观赏形状好且抗病的品种一直都是观赏植物育种者的目标.本文综述了在观赏植物抗病育种过程中危害观赏植物的病原物生活方式和宿主特异性、观赏植物的抗病机制、抗病性测定方法、抗病育种技术等,展望了观赏植物抗病育种的方向,以期为观赏园艺植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奶牛乳腺炎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乳制品质量降低,是奶牛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选取苏北奶牛场3株代表性无乳链球菌分离株,SAG-FX17分离自临床型乳腺炎、CM31分离自隐性乳腺炎和CM41b分离自隐性发展为临床型乳腺炎奶牛乳汁,研究比较3株细菌生长特性、毒力因子分布、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及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胞内存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株分离株血清型均为Ⅰ a型,2b型菌毛,gapC基因和cylE基因阳性,但仅SAG-FX17的α相关蛋白家族为Alp1型,其他2株为未定型.研究发现SAG-FX17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共孵育时生成生物被膜能力明显增强,且该菌对Mac-T细胞黏附率为52.5%,显著高于CM31和CM41b.侵袭试验结果表明,3株细菌侵袭到细菌内部的能力很低,但侵袭到细胞内的细菌具有一定存活能力,侵入细胞4 h 3株分离株SAG-FX17、CM31、CM41b存活率分别为24%、18%、86.7%.综上所述,无乳链球菌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及其在胞内存活能力是影响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中华绒螯蟹作为特种名优水产品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对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养殖规模有所扩大,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齐头并进,销售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各大品牌百花齐放,餐饮消费与精深加工同步发展.根据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现状,对今后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以下预判:养殖面积增速放缓,产量稳中有升;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精深加工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市场价格呈季节性波动,总体趋于平稳;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渠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根据目前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提出对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中华绒螯蟹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多芯电缆网络在大型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备线缆种类多样,强弱电信号线缆混杂,所处电磁环境复杂,易受环境和外力因素导致绝缘损坏,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对电气设备调试和检修过程中,对其电缆绝缘电阻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从绝缘电阻检测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多芯电缆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绝缘电阻自动检测装置,并对其整体方案、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测试强度,保证了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苗期生长与SA相关防卫反应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外源SA喷施苗期日本晴水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稻苗期生长关键指标叶绿素含量,采用qRT-PCR定量分析外源SA对水稻苗期SA合成基因PAL1、SA受体基因NPR1、SA信号途径下游的转录因子WRKY45/WRKY76和防卫基因PR1a/PR1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SA对上述水稻基因的影响不同,即低浓度S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苗期叶绿素积累,并显著影响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高浓度SA抑制叶绿素的积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喷施2.0 mmol·L-1外源SA对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最为有效,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外源SA促进水稻苗期生长并提高水稻苗期防卫能力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为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探索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农药施用技术,根据江淮丘陵区水稻生产和病虫害发生特点,2019年4-10月份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实施了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试验,通过主抓水稻播种前、移栽前和破口前三个关键环节的预防性用药试验,辅以其他时期的达标防治,实现了在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同时对壮苗、抗早衰及增产效果显著。为江淮丘陵地区农药减量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二只5m×5m×2.5m无结节PE封闭式网箱,投放平均尾重0.24g,全长70~100mm翘嘴红苗种计11,000尾,放养密度为220尾/m2;经304d饲养,平均尾重达到200g,最大个体350g;群体净增43.98倍,饲料系数1.51,成活率92%,净增产1,797kg,每m2利润801.6元,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2.94。翘嘴红俗称太湖白鱼、白条。该品种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是适合水库网箱养殖的淡水名优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