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220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406篇
  189篇
综合类   1231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834篇
园艺   192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源由、现状及特点,针对不同石漠化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总结提出了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人工模拟构建近自然生态林、特色生态经济林、高效林草复合经营等植被恢复典型模式,以期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2.
从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国抗杂41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叫猪蓝耳病,简称"蓝耳病",是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颇具经济重要性的新型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世界的养猪业,给养猪业及其产品贸易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大有蔓延的趋势.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仔猪成活率急剧下降和育成猪呼吸道症状等.做好该病的预防与防控工作对促进养猪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84.
抗凝血杀鼠剂防制黑线仓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杀鼠迷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抗凝血杀鼠剂,在国外多用于防治家栖鼠,国内有用于防治野鼠的报告,但涉及的鼠种不多。为了寻找防治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轮换药物,我们于1985年同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公益民乡的天然牧场上对长爪沙鼠作了现场防治试验;9至10月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内用杀鼠迷对长爪沙鼠作了急性毒力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经过酵母菌富集培养,以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为唯一碳源培养和分离,并进一步用手性HPLC法复筛,得到了两株优先立体选择性水解(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的酵母菌菌株S11和S25。两株酵母菌均能产生耐酸酯酶,在pH 3.0时对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进行立体选择性水解,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em>p)均在95%以上,转化率(C)分别达50%和46%。测定了菌株S11的生长曲线,并对其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探,发现其所产酶为生长偶联型的胞内酶。  相似文献   
87.
多拉菌素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拉菌素(25-环己基阿维菌素,doramectin,DOR)为阿维菌素类药物家族中的一员,采用突变生物法合成(结构见图1)。自1993年发现起,就被认为是其家族中最优秀的驱虫药,在畜牧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其残留问题势必引起大众的关注。目前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快速筛选技术,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流方向,最为常用的是ELISA方法和试纸条技术,  相似文献   
88.
生物技术在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性杀虫剂是与环境有较高和谐度的害虫控制制,但研究开发进程缓慢。生物技术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导技术,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力武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杀虫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植物性杀虫剂的含量。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对高效杀虫植物加大繁殖力度以及对杀虫植物进行器官、细胞大规律发酵培养,从而解决植物性杀虫剂的来源问题。利用昆虫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加快有效杀虫植物的初筛和 植物性杀虫剂的抗性预报等。可见,生物技术与植物性杀虫剂研究的有机结合,必将使这门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9.
利用菜青虫细胞检测几种有机溶剂和有机磷农药的毒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MTT法研究了5种有机溶剂对菜青虫细胞生长的影响及3种有机磷农药对细胞的毒力。并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3种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有机溶剂除二甲苯外,其余4种二甲亚砜、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对菜青虫细胞低浓度处理时均无很大毒性。1%浓度处理16小时后细胞存活率仍分别可达99.8%、98%、97.2%、91%。分别用菜青虫细胞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的LC_(50)为:甲基对硫磷,106μs/ml;克线磷,147μg/ml;水胺硫磷,183μg/ml。用微量点滴法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LD_(50)分别为:甲基对硫磷,0.458μg/头,克线磷,45.012μg/头;水胺硫磷,0.505μg/头。  相似文献   
90.
田间水层深度对制种田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杰夫 《杂交水稻》2001,16(5):20-21
对威优77春制和夏制田的观察表明,田间水层深度增加,穗部温度升高,穗部相对湿度变化无明显规律,不育系花开提前,午前花比例增大,异交结实率提高。抽穗扬花期适当增加田间水层深度,有利于不育系开 花,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