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308篇
  242篇
综合类   2157篇
农作物   266篇
水产渔业   271篇
畜牧兽医   1389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2.
蒜黄是人见人爱的无污染时令蔬菜。生产蒜黄必须注意:选用休眠期短的叶用,籽用白皮大蒜作种蒜;播种前用激素溶液浸种或低温处理,打破休眠、促进萌芽;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3.
不同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分析了木本泥炭与水稻土和黑土两种土壤、混合物料发酵肥和鸡粪发酵肥两种有机肥共5种样品在腐殖质含量、表面特征、元素组成和官能团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研究木本泥炭对提升土壤有机质(SOM)和改良土壤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木本泥炭腐殖质含量最高,可达862.7 g·kg-1,但其腐殖质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u)组分的相对比例与2种有机肥和2种土壤的腐殖质组分存在显著差异,其腐殖质以HA为主,腐殖化程度更高,颗粒更为细小致密。木本泥炭碳含量较高,但氮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腐殖质碳/氮(C/N)比可达100以上,远大于有机肥和土壤。同时,木本泥炭腐殖质缩合度、芳香化度和聚亚甲基化程度更高,分子结构更复杂,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然而,木本泥炭腐殖质FA和HA组分仍具有较高的氧化度和羧基含量,表明其含氧官能团还未充分降解。本研究揭示,木本泥炭对提升SOM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在实际施用过程中,应当调节其腐殖质组分至适宜比例,适度降低其颗粒大小和聚亚甲基链,同时添加生物激发剂和保持秸秆还田,以激发微生物快速转化,平衡木本泥炭的分解。  相似文献   
64.
采用7920桑(2x)×红沧桑(4x)杂交,从1356株F1苗木中获得3株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系分别定名为嘉陵31号、嘉陵32号和嘉陵33号.以二倍体品种湖桑32号为对照,对这3个新桑品系进行了先合生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嘉陵31号、嘉陵32号、嘉陵33号品系的光合速率比湖桑32号的光合速率(23.65 μmol/(m2·s))分别高8.09%,8.07%,12.09%.同时,3个新品系的叶绿素含量也比湖桑32号的叶绿素含量(2.37 mg/g)分别高16.46%,16.46%,24.89%,经方差分析知;3个新桑品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都极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湖桑32号,其中嘉陵33号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厚度也比二倍体对照湖桑32号厚52%,可以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点品系.并经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桑树光舍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4**.研究初步阐明了三倍体品种高产的生理基础,为桑树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5.
象虫属鞘翅目、象虫科的昆虫,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象虫主要以成虫为害茶树芽、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蛋白质问题,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育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全世界已汇集了大量蛋白含量高的(超过一般2-3%)软粒冬小麦品种和类型,但在另一些生态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下种植时,这些类型并不是总能表现出固有的优点.因此,不同耕作条件下保持该性状的稳定性,对培育高蛋白新品种来说则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作物的产量与蛋白含量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高蛋白遗传源的缺乏,以及这一性状显著的表型变异,都对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育种工作造成了一定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Legumain(LGM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放线菌酮(CHX)共同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Legumain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肿瘤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水解多肽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人胚胎肾(HEK)293细胞株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株中的Legumain表达量,细胞增殖实验(MTT法)检测Legumain对由TNF-α和CHX共同介导的细胞增殖抑制的拮抗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Legumain的抑制细胞凋亡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的HEK293+Legumain细胞和采用AEPI预先处理的L929细胞对一定浓度范围的TNF-α和CHX共同介导的细胞增殖抑制有的拮抗作用(P<0.01或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表明实验组的HEK293+Legumain细胞未发生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技术,JC-1染色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实验组的HEK293+legumain细胞的凋亡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Legumain具有拮抗由TNF-α和CHX共同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8.
1 选育过程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6 0多万hm2 ,种植方式以麦垄套种和夏直播为主。多年来 ,我省各育种单位育成的适合麦垄套种的花生品种较多 ,适宜夏直播的早熟品种很少。在豫南、豫西夏直播花生产区和豫北、豫东高水肥区 (小麦长势好 ,套种困难 )生产上均急需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针对市场需求 ,我们以早熟 ,抗性强的风沙 4号作母本 ,以丰产、长相好、产量高、荚果整齐、双仁果率高的珍珠豆型品种锦 - 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连续定向选择 ,75 4 1- 0 - 4 1- 9- 5 - 4表现突出 ,1981年晋升为品系 (代号开 75 4 1) …  相似文献   
69.
分别从家蚕5龄幼虫和蛹期不同发育阶段提取雌、雄蚕血液总蛋白质,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1DE-LC-MS)技术分析家蚕血液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及差异蛋白组分。在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种类方面检测到与性别及发育相关的差异性表达,数据库检索结果共获得96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其中的27个蛋白质组分,分别属于13种蛋白质或其亚基。雌、雄蚕之间的差异组分主要出现在分子质量70~100 kD之间,其中芳基贮存蛋白、卵黄蛋白原、抗胰凝乳蛋白酶因子为雌特异性表达组分。30K蛋白家族是家蚕血液中高丰度表达的蛋白组分。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为研究家蚕性别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构建鸡Prn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为制备鸡朊蛋白单克隆抗体提供材料。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鸡Prnp基因组序列和pET-28a质粒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健康的鸡全血基因组DNA为材料,采用PCR的方法扩增鸡的Prnp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菌转化到E.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诱导剂的终浓度为0.08 mmol·L-1,16 ℃,220 r·min-1诱导7 h,蛋白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28a-ChPrnp重组表达菌株,为Prnp朊蛋白的结构、生理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